有福之人,必有“三寡”,你占几种?

标签:
有福之人必有“三寡”情感 |
分类: 综合杂谈 |
老话说:月满则亏,物极必反。
但绝大多数时候,人们经常忘记了这样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觉得吃亏才不是福,而是亏,觉得别人敬我一尺,我没必要还对方一丈。
反正,他们为人处世的中心思想是:凭什么我就要让步,凭什么我就要打碎了牙齿把辛酸苦楚往肚子里咽,凭什么我就不能是那个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
说实话,这类人如此锱铢必较,如此眼高手低,只注重当前利益,而不看长远发展,那他们的福气也会在岁月的磋磨中消失殆尽。
相反,那些有福之人,则十分懂得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他们极力克制自己,做到了“三寡”,即寡言、寡欲、寡行。
-
所谓寡言,用大白话来讲也就是少说话,或者干脆不说话。
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不是大罗神仙,更不是观世音菩萨转世,解决不了所有的麻烦,也没有办法做到令所有人都满意。
所以与其为了顾全大局而忽略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了调节缓和气氛而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还不如干脆沉默到底,当一个长了嘴巴但不说话的哑巴。
至少这样一来,你可以在硝烟弥漫的场合全身而退,可以不用做炮灰,成为旁人零和博弈的牺牲品。
就好像,公司管理层内斗严重,同事们为了自保,纷纷开始选择站队。
他们一方说:“ A总的胜算肯定更大,因为他是老板亲戚啊,肯定在这种权力斗争当中有优势的”。
另一方又说:“这真的不见得,B总是老员工了,为公司付出了很多,顾念旧情的老板不会拿他开枪的。至于A总,你都说他是老板亲戚了,那赚多赚少,官大官小,关起门来不都是一家人吗?利益一致就不会有分歧的”
你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但你不言语,也不声张,更不站队。
你明白,其实高瞻远瞩的老板早就有了打算。因此,不管最后谁胜利了,真正赢得盆满钵满的人都会是老板。
说白了,寡言的本质是气定神闲,是胸有成竹,是你预料到了事情的走向,但不透露任何信息,因为事缓则圆。
-
所谓寡欲,则是指你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要成为被欲望驱使的奴隶。
当今社会,许多人张口就是财,闭口就是性,好像离了钱跟色,自己的人生就没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也没有其他的盼头了。
你要是好言相劝,善意提醒他们说:“你难道没有自己的梦想吗?没有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热爱的事业吗?你要清醒一点啊,欲望是无底洞,你填不满的!”
他们也许会不屑一顾,还可能会嘲笑你道:“如果让我在直播间扭扭屁股跳跳舞,出卖一下色相,就能赚到别人好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那我何乐而不为呢?至于你说的梦想啊,热爱的事业啊,这些都是糊弄底层人继续给达官显贵们当牛马的谎言,你真信了,那是你蠢!”
这类人自以为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无以复加,殊不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当他们失去了自己引以为傲的青春资本,他们就会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做世态炎凉,什么叫做走投无路。
说到底,要你寡欲,不是让你当和尚尼姑,跳出六界之外,而是说不要去奢求不是你认知和阶层之外的权力和钱财,以及其他的数不清的欲望,这样你才会觉得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
所谓寡行,也就是说,很多事情你少做就少错,你不做就不错。
就好像,你是职场新人,对于工作的熟练度还处在上手的阶段。
而单位的老油条员工,看你一天到晚闲得慌,便不断地把自己的活推给你,美其名说是锻炼你,给予你成长机会,但实际上就是推诿卸责,试图转嫁灾祸到你身上。
这个时候,你要是因为怕得罪人,又或是乐于助人的“老毛病”犯了,答应了对方,那之后这个工作有什么问题,就都会是你的责任,你去找主管又或是大领导申诉,可能只会得到一句“那你当初为什么要接”的冷言冷语。
所以,还是那个道理,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这个“防人之心”,最好的诠释便是“寡行”,只要你不做,那旁人也很难挑你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