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魔城彩石
魔城彩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213
  • 关注人气:1,2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健:保险行业中期策略最坏阶段正在过去

(2022-08-13 07:03:18)
标签:

保险行业中期策略

最坏阶段正在过去

股票

杂谈

分类: 股票与市场
上市公司的 NBV 在 2H21 同比下降 39.1%所带来的低基数也将使得下半年的增长压力有所减缓

保险行业中期策略:最坏阶段正在过去
未来智库  2022-07-13 09:06 安徽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李健)

NBV 增速有望边际改善

困扰寿险行业的新业务价值(NBV)负增长在 1Q22 并未改善,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友 邦保险的 NBV 在一季度分别同比下降了 33.7%、14.3%和 18.1%。在保费端,代理人的失大于产能的提升,所以新单保费不可避免出现了负增长。在价值率端,1Q21 的重疾产炒停销售导致了 NBV 价值率的高基数,而 1Q22以年金险为主的销售策略使得价值出现了大幅的下滑,我们测算的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的价值率分别同比减少了 4.9 ppts 和 3.4 ppts。此外,4 月的疫情反复使得防疫措施区域性的收紧,给寿险展业带来了一定的难,预计会对 2Q22 的新单增长带来一定压力。(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虽然在 1Q22 被高基数拖累且在 2Q22 遭遇到了疫情,但是我们认为 NBV 在下半年有望在 复工复产和低基数的支撑下实现边际改善。疫情受控下的复工复产措施逐步推进使得新单 销售在 5 月回暖。重疾险的 1Q21 炒停销售结束后,行业在 2Q21 开始转入年金产品的销 售,因此进入二季度后价值率端的高基数影响已经消散。在新单保费回暖和价值率保持平 稳的预期之下,我们认为 NBV 负增长将会在 2H22 逐步收窄。另外,上市公司的 NBV 在 2H21 同比下降 39.1%所带来的低基数也将使得下半年的增长压力有所减缓。

我们的预测显示上市保险公司中,除友邦保险有望在 2022 年实现 6.3%的 NBV 同比增长, 其余保险公司都将会录得不同程度的负增长。拖累中国内地保险公司 NBV 的因素是新单销 售的下滑以及价值率的下跌。虽然友邦保险的业务敞口也包含中国内地,但是东南亚市场 取消疫情管控措施所带来的增长将会抵消疲软的中国内地市场的表现。内地保险公司中, 我们预计中国人寿的表现最好,我们对其 2022 年 NBV 增长的预测为-15.5%。 

新单负增长逐步收窄

在疫情反复和高基数效应的影响之下,大部分上市保险公司在 1Q22 都录得新单保费下滑。 一季报显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的首年保费(FYP)分别同比减少了 15.4%、 1.5%和 6.8%,而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在 1Q22 录得了 FYP 同比 45.5%和 22.1%的增长。 FYP 表现的分化是因为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在一季度大幅增加趸交保费和银保保费。其中, 中国人保的长险首年趸交保费同比增长了 89.6%,而中国太保的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长了 11 倍。在外部环境困难重重的背景下,增加趸交和银保保费是稳住 FYP 的重要手段,但是 较低的价值率并不能将保费端的增长有效的传导到价值端(NBV)。

银保监会的人身险公司新增保单数量数据显示出保险销售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表现为一、三 季度销售多于二、四季度。今年一季度的大幅负增长,我们认为市场一定程度上有预期。因 为代理人数量在 2021 年出现大幅下滑(我们在后面的“个险人力下滑放缓,产能提升持续” 部分对代理人进行讨论),而产能的提升尚不充分,未能予以充分弥补。去年二季度新保单数 量大幅降低,为今年的二季度创造了低基数。根据银保监会的月度保单数据,5 月份保单增 速已经转正,似乎预示着新单销售在好转。但保单月度数据过往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可能需 要更多数据才能进一步明确销售的反转势头。 

虽然 FYP 预计将会在 2H22 边际修复,但受上半年大幅负增长的拖累,我们认为 2022 年 全年的增长将会延续 2021 年负增长的趋势。寿险代理人的产能提升不能完全能抵消代理人 规模的同比大幅缩减是拖累 FYP 的主要因素,另外疫情反复导致的展业受阻也部分导致了 新单增长的困难。整体而言,我们预计上市中国内地保险公司的 FYP 将在 2022 年全年下 滑 3.0%。具体而言,我们预计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将实现 15.2%和 0.1%的同比增长,中 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将会录得 1.2%、2.1%、10.3%、11.5%的同比负 增长。我们还认为友邦保险实的 FYP 将同比增长 8.1%。与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通过趸交 及银保拉动增长不同,友邦保险的增长主要来自东亚市场的复苏。


产品结构趋稳、价值率趋稳
 

寿险行业近些年来向保障型业务的转型,使得 NBV 价值率在 2019 年达触达了几年以来的 高位。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保障型业务对于个险渠道的销售难度较大,这些因素使得 2020 年后行业开始逐步增加年金产品的销售,价值率也随之开始下滑。2021 年 1 月重疾险旧产 品的停售所带来的炒停改变了以往一季度的产品结构,保障型产品的较高占比导致价值率 也水涨船高。而在 2022 年,一季度的销售恢复常态,以年金险为主力产品的策略使得价值 率在 1Q21 的高基数上滑落。

1Q21 结束后,寿险行业的重心从重疾产品销售切换回年金产品销售,所以高基数效应在进 入 2Q22 后就不复存在。相似的产品结构之下,NBV 价值率并不会出现太大的不同。因此, 我们认为二季度后价值率将会趋于平稳。考虑到以年金为主的产品销售策略预计在下半年 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我们认为 2H22 的价值率也将会保持稳定。但是,2022 年的产品结 构保障型业务占比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所以 2022年的 NBV价值率出现下滑属于正常现象。 

基数切换带来 NBV 的边际改善

进入下半年后,影响 NBV 的因素仍然存在,但是我们认为 NBV 将会进入边际改善阶段。 上市公司的 NBV 在 2H21 同比下降 39.1%,随着基数从 1Q21 的较高水平切换至 2H21 的 相对低水平,NBV 的负增长有望在下半年收窄。另外,结合复工复产措施在下半年的进一 步推开、代理人脱落情况的边际改善以及疫情期间积压的保险需求的逐步释放,我们认为 2H22 的 NBV 下滑将会边际修复。但是,我们认为全年的 NBV 仍将维持负增长,预计上市 保险公司的 NBV 在 2H22 将录得 6.1%的同比下降。

个险人力下滑放缓,产能提升持续 

上市保险公司的个险渠道人力规模在 2019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滑,个险人力总规模在 2021 年同比减少 36.3%至 291 万人。在行业主动清虚和疫情影响下,个险人力规模在 1Q22 继 续减少,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在 1Q22 分别录得 10.4%和 4.9%的季环比人力减少。虽然疫 情给个险销售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但是这并未动摇行业转型升级的决心,打造职业化的代 理人队伍是适应目前市场需求的必经之路。我们认为 2021 年代表着代理人队伍在历史上的 首次大规模出清,未来行业代理人的数量可能仍将下滑,但幅度会逐渐趋缓,代理人脱落 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 


代理人规模同比下滑逐步改善

---------------------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