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魔城彩石
魔城彩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213
  • 关注人气:1,2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旺达如何谋划动力电池发展蓝图

(2022-06-03 00:16:47)
标签:

欣旺达

谋划动力电池发展蓝图

股票

分类: 公司个股

 

欣旺达

第一梯队蚕食70%以上份额 欣旺达如何谋划动力电池发展蓝图
2022-03-13 12:01:02 来源: 新产业官微

2021年7月,赣锋锂业002460)宣布将以不超过3.53亿加元(约合2.76亿美元)收购千禧锂业。2个月后,宁德时代300750)宣布以“更高的价格”——3.77亿加元(约合2.98亿美元)向千禧锂业发起要约收购。一场围绕锂资源的争夺战已然拉开了帷幕。

  放眼看去,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锂资源争夺战已趋于白热化。为进一步保障长期稳定的锂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龙头们纷纷展开了对于锂电池供应链的布局较量。

  但在欣旺达300207)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副总裁梁锐看来:“随着材料回收技术越来越成熟,国家重视程度越高,锂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是一种想象、一种恐慌。”

  尽管从3C电池发家,欣旺达却在不断筑着动力电池的梦,并以自己的节奏在追赶着。

  这条赛道最初拥挤不堪,数年的大浪淘沙后,奔跑的人数越来越少。GGII统计显示,自2014年中国新能源车进入发展元年以来,动力电池企业数量也开始迅速增长,2014年达到78家,两年后,这个数字翻了近一倍,接近150家。而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与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推出的《2021年中国重点动力电池企业对标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时,中国动力600482)电池企业数量下降至50家左右。

  “未来动力电池行业会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国内只剩下5、6家,欣旺达的目标是挤入前三。”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对《大国之材》说。

  市场竞争仍旧残酷,第一梯队已蚕食掉70%以上的市场份额,欣旺达的信心从何而来呢?

  01

  步步为营,进军汽车动力电池

  在欣旺达上市10周年投资者交流活动上,董秘公布了一组数据,震撼了在座的嘉宾,其营收规模从2011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20年近300亿元,市值规模从上市首日的39.39亿元到2020年突破500亿元。

  欣旺达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成长性。

  1997年,欣旺达成立于深圳,2011年4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为创业板第一批“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上市企业之一。最初定位电池OEM领域,在起步阶段,欣旺达得益于市场先发优势,快速积累了一定的产品市场资源;伴随着1985年的“手机审批制”发文,国内市场涌现了第一批国产手机生产厂商,也打开欣旺达为品牌客户进行手机电池国有化的研发之路,凭着产品上的性能、价格优势,欣旺达收获南方高科、康佳、飞利浦等品牌大厂的合作订单。

  2012年被称为“中国智能手机崛起元年”,欣旺达在国内市场开拓格外顺利,拿下了华为、中兴、联想、小米、魅族、OPPO等客户。2014年,欣旺达净利润达到1.68亿,营收到达42.79亿元,营收较前一年增长了超过90%。

  然而,欣旺达的目标远不止如此。

  早前,在锂电池产业链上,欣旺达的主业是电池PACK(模组封装),而电池PACK作为电池行业中最脏最累的活,毛利率却只有它的上游——电芯制造的一半不到,利润微薄。对比产业链上游,电芯比封装赚钱;对比下游,动力电池比消费电池赚钱,电池PACK的市场空间实则非常有限。随着自身的发展,欣旺达也意识到这一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家启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汽车是2009年规划的七个新兴产业之一。欣旺达也关注到了动力电池的发展前景。

  2008年,欣旺达以动力电池的BMS研发,以及动力电池PACK业务切入动力电池领域。

  而电芯、动力电池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同时也需要非常大的投入。直到2014年,眼见时机成熟,欣旺达开始向上游消费电芯拓展,希望通过提高电芯的自供率创造利润空间。首先是宣布收购东莞锂威,接着成立了电动汽车电池公司,正式承接电动汽车电池业务,一步一步为踏入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做足了准备。

  2015年,欣旺达成立动力电芯研究院,2017年,成立欣旺达动力电芯子公司,投资惠州4GWh动力电芯产线,2018年正式投产75Ah动力电芯生产线,2019年启动120亿投资南京动力电池电芯项目,其电芯产品开始大批量供货吉利汽车。至此,成功在动力电芯制造等关键环节占得一席之地。

------------------

  本方案模组热管理方式为风冷,通过侧面进风,以电池大面与空气热交换,散热效果显著;本方案模组采用了无铝侧板设计,通过上下塑胶电气隔离板与电芯支架打胶粘合,电气隔离板预留排气槽,电池产生热失控时,气体可通过排气槽排到外部环境中,避免对车内乘客产生安全事故;成组效率高、可靠性好,安全系数高,并严格执行《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标准验证,其中多项验证标准高于《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在安全项目测试中,如:针刺和加热热失控,电池无起火爆炸现象发生。

全文见我的图书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