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财经圈:如何看但斌清仓基金?他是在回避系统性风险,他依然是价值投资者
标签:
但斌清仓基金回避系统性风险股票 |
分类: 股票与市场 |
第一个基础是二战后美国经济蓬勃向上,1945年美国GDP为3550美元,到1995年增长到7.64万亿美元,40年时间涨了21.5倍,期间美国优质企业从美国本土走向全球,比如他重仓的可口可乐就是典型。
如果没有经济基本面的长期向上,能诞生巴菲特的传奇吗,比如换成墨西哥,俄罗斯能诞生这种传奇吗?不可能,什么样的土壤会结什么样的果。
今天看到一个消息,但斌清仓了,大概是在一二月份清仓的,他自己在微薄中也承认只有10%的仓位了,同时表示去年做的很差,今年之所以清仓是要回避系统性风险。
但斌写过《时间的玫瑰》,我带圈子里的朋友读过这本书,其核心理念是做时间的朋友,长期持有优质的企业,伴随企业慢慢的成长,不在意周期波动。
所以网上很多人骂他,说他言行不一,伪价值投资者,追涨杀跌,割韭菜。
如何看但斌的清仓行为?
但斌是一个私募基金经理,他需要对客户的绝对收益负责,什么是绝对收益?即要为客户赚钱,最糟糕也要尽量避免亏损,这是他最核心的动机。
这和公募基金经理是非常不同的,公募基金经理追求的是相对收益,即只要跑赢了指数或者同行就可以了,比如沪深300指数去年亏损30%,基金经理只亏损20%,虽然基民产生了20%的亏损,但他却跑赢了沪深300 ,所以他还是会得到他公司高管的认可,甚至还会在行业评为优秀基金经理。
而但斌追求的是绝对收益,面对当前的市场,他的清仓其实是回避系统风险,以免造成对客户净值的进一步亏损。
去年,他的投资成绩也很差,重仓白马股,而代表白马股的沪深300去年至今跌幅30%,也许正是这个深刻的教训让他改变了,不在相信“时间的玫瑰”,也不再愿意做时间的朋友。
为何会这样?从但斌的投资理念看,他是相信巴菲特的,愿意长期持股的,但是他面对的市场环境和压力不一样。
巴菲特之所以成为巴菲特,有几个核心的原因,一个是美股二战后经济长期向上,二是美股适合长期持股,三是他的客户结构不一样。
第一个基础是二战后美国经济蓬勃向上,1945年美国GDP为3550美元,到1995年增长到7.64万亿美元,40年时间涨了21.5倍,期间美国优质企业从美国本土走向全球,比如他重仓的可口可乐就是典型。
如果没有经济基本面的长期向上,能诞生巴菲特的传奇吗,比如换成墨西哥,俄罗斯能诞生这种传奇吗?不可能,什么样的土壤会结什么样的果。
美股之所以适合长期持股不动,是因为美股长期以来是牛长熊短,除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08年次贷危机,2020年疫情导致的大熔断外,市场波动比较小,优质的企业长期业绩,估值很稳定,表现在指数上的走势上完全不一样。
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80年以来是一条稳定上升的曲线,从1984年的1200点到如今的34707点,涨了28倍。
尽管经历了08年一个大的波动,但之后又走出了一波长牛,从08年的8400点到现在,14年涨了2倍多。
纳斯达克表现更好,08年之后涨了近9倍。
再看上证指数,2007年创下了6127点的高点,如今14年过去了只有3212点,跌了近一半,创业板指数2015年创下了4000点,如今是2637点,也跌了很多。
其实中国经济这几十年也是非常类似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指数的走势完全不一样?因为股市的结构,管理机制不一样,比如只从有股市以来,A股退市的公司只有100多家,而去年一年上市的公司就有400多家,造成股市质量良莠不齐,造假横行,信息不透明,股市齐涨齐跌,投资者很难分辨真伪,所以才会投机之风盛行,风格极端漂移。
这种背景下,长期持股回撤巨大,而他面对着客户巨大的回撤压力,这种压力远非个人投资者可以理解的,而巴菲特没有这样的压力,他的投资资本主要来自保险资金,而不是个人投资者,投资者是买他的公司的股票,如果不满意他的投资行为可以卖出股票即可,所以他没有但斌面对的压力。
他说清仓是为了回避系统性风险,那么需要问几个问题,第一,是不是清仓就不是价值投资者了,第二,现在面临什么系统性风险?
1 价值投资者是不是就等于一定要长期持股不动?并非如此,巴菲特也在中石油低谷期买入,后来在高点卖出。
但给一个公司在基本面有恶化的风险,或者估值高的离谱,或者面对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就应该要清仓,因为他需要为投资者的收益负责,公募基金各种管理费加起来至少有2%,100万的资产就是2万的手续费,而但斌管理的私募更高的离谱,据说有20%以上,所以他必须要为投资者的收益负责,而回避系统性风险,就是负责的行为。
2 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包括很多,比如经济周期下行的风险,货币政策收紧的风险,股市周期进入熊市的风险,战争风险,政治风险等。
就目前的股市而言,也许以上风险都存在,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了衰退期,GDP增速下行就是事实,货币政策方面,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每个人都知道,美元加息期间股市很难表现好,这是常识,局部战争冲突正在进行之中,如何发展很难预料。
最近这段时间,我就以上因素写了好多篇风险分析的文章,结论是目前股市还可能会迎来二次探底,但我还没有清仓,其实我从去年12月就写了股市会迎来拐点,2022年是V型结构的分析长文,在这篇长文中,我全面分析了经济周期为何会进入衰退期,货币政策为何今年很难宽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