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群書治要》卷十七傳(续46)
(2022-03-15 09:01:58)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群書治要》卷十七傳(续46)作者:
傳(续46)
【原文】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與民争業。然後利可均布①而民可家足也。此上天之理。而太古②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為制。大夫之所當循以為行也。故公儀子怒而出其婦。愠而拔其葵③。曰。吾已食禄矣。又奪園夫工女利乎④。古之賢人君子在列位⑤者皆如是。故下高⑥其行而從其教。民化其廉而不貪鄙⑦。故詩曰。赫赫師尹。民具爾瞻⑧。由是觀之。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視效⑨。豈可以居賢人之位而為庶人行哉。皇皇⑩求財利。常恐匱乏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易曰。負且乘。致寇至⑪。乘車者。君子之位也。負擔者。小人⑫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為庶人行者。其禍患必至也。
【注释】①均布:普遍分布。②太古:远古,上古。③公仪子怒而出其妇,愠而拔其葵:公仪子,即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博士,因才学优异任鲁国卿相。他尊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为政廉洁,虽嗜鱼而不受人鱼,因此被后世所称赞。出,遗弃,休弃。妇,妻也。愠,恼怒,怨恨。葵,蔬菜名,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腌制,称葵菹。《史记
·
循吏傳》公仪休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仇其货乎?”④吾已食禄矣,又夺园夫工女利乎:食禄,享受俸禄。园夫,园丁。工女,古代指从事蚕桑、纺织、缝纫等工作的女子。⑤列位:爵位。⑥高:尊崇,推崇。⑦贪鄙:贪婪卑鄙。⑧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语出《诗经
· 小雅 · 节南山》。意谓大名鼎鼎的周太师尹氏,人民都在注视着你。赫赫,显赫盛大貌,显著貌。师尹,指周太师尹氏。瞻,看、望。⑨视效:仿效,效法。⑩皇皇:颜师古注:“皇皇,急速之貌也。”⑪负且乘,致寇至:语出《易
· 解卦
· 爻辭》:“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孔颖达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施之于人,即在车骑之上而负於物也,故寇盗知其非己 所有,于是竞欲夺之。”意谓卑贱者背著财物,又坐上大马车显耀,就会招致强盗来抢。后以“负乘致寇”谓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⑫小人:平民百姓。
【译文】“所以享受俸禄的人家,以俸禄为生就行了,不应当再与人民争夺产业,然后利益就可以普遍分布,而百姓也可满足家用了。这是上天的公理。也是远古的治国之道,天子应该效法作为制度,大夫也应当遵循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春秋时公仪子(因其妻在家中织布)发怒赶走了他的妻子,气愤地拔掉自家所种的葵菜,说:‘我已经享有俸禄了,还要夺取种菜园丁和织布女工的利益吗?’古时候贤人君子在位的都是这样,所以下面的人都尊崇他们的德行,服从他们的教化,人民被他们的廉洁所感化,而不贪婪卑鄙。所以《诗经》说:’赫赫有名的尹师啊’人们都在瞻望著您”。由此看来,天子、大夫,是百姓所效法的榜样,怎能处在贤人之位却做出平民的行为呢?急切地谋取财力,经常担心财用缺乏,这是平民的想法;急切地寻求仁义,经常担心不能教化百姓,这是大夫的思想。《易经》上说:‘卑贱者背着财物,又坐上马车显耀,就会招致强盗。’乘车,是君子的位置;背负肩挑,是平民百姓的事情。这就是说,身处君子之位而又去做平民之事的人,他的祸患必定会到来。”
前一篇:[转载]所有遇见,皆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