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上周,携程本部和携程投资、控股的企业中高层管理团队,到日本拜访、考察了日航、JTB与丰田汽车等知名企业。这次考察对我们来说可谓是寓意深长,是携程国际化雏型的一个亮相,是我们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今后,我们的目光不仅要紧盯中国市场,还将放眼亚洲,放眼世界。
这次考察让我们感触颇深。可以说,日本人把服务做到了极致,携程作为中国旅行服务业的开拓者,需要向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学习。
日本人把服务做到极致的魔力就在细节中。每个公司,每个地方,每个购物店,所到之处,都可以体会到日式服务的精致与追求。那一个个无可挑剔的细节,让我至今回味、受益,这里拣几个分享分享。
我们这次住在日本的Okura酒店(我20年前的第一份工作就是Okura Shanghai),在Okura的洗衣部,积存了无数不同的纽扣,客人送洗的衣服如果线松了,他们都会缝好,若是钮扣掉了,他们更是会在纽扣库中替你找出同样的钮扣补上。这样的细节,这样的服务,可谓到极致了吧。
再说吃的,日本人把餐饮做到极致,是名声在外的,生鱼片,寿司,铁板烧……不光东西好吃,还在于它的陈列,每样东西都布置得美轮美奂,不光是色、香、味,还是一幅幅画。最后一天晚上是豆腐宴,把豆腐做到和金枪鱼不相上下,让人感叹。在日本,牛是要按摩的,喝啤酒的,猪是吃了红酒的……连饲养都这么精致,味道,就更不用说了。
再说购物,哪怕是到很小的百货店买一块手帕,营业员都会替你包好,俨然是件精致的礼品。旅游行程安排也不例外,一个团,同一天里,有观光,有拜访公司,有登山探险,地接社用尽了心思,不到极致是做不到的。
我相信这一切做到如此精细,必然离不开精细的管理,日本人把管理做到极致也是出了名的。我们这次拜访了日本的稻盛和夫,80岁了,修佛,思维清晰,他的理念就是要把他的参悟带给所有员工,员工心甘情愿的去奉献,追求极致的过程,好的结果自然而然。丰田汽车也把生产过程做到了极致,零库存就不用说了,表面上是减少了生产商的库存,实际上会推动它的供应商也需要做到小库存,推动了整个供应链的高效发展。小的方面,即使是装玻璃的角度,生产线上安装成品车的颜色,款式的分布都是研究到了极致,充分发挥了效率。同样JTB能够经历近一个世纪,目前依然还是领军企业,管理当然也是做到了极致。
其它方面的极致也是随处可见,比如简约,京都的寺庙,外表看是青砖,但实则这里所有的青砖都是定制的,除了这寺,别无二家;房间里的保存的壁画,松柏、花鸟虽简单但都堪称珍品;花园里的碎石、水潭、花草,看似简朴,却是枯山水的代表,就连碎石上的枯叶,都是刻意而为,意境深远。日本的绿化也做到了极致,再小的地方,一丛草,两块小石头,都自成一景;普通庭院里,有小沟,小沟里光有流水不够,还得在上面漂浮些水草。就是再大的花园,也是步步有景,且每个小景自成一体。
所到之处,满眼所见,一切都是如此极致,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我想,这可能是日本资源较少,以及日本人的性格、文化使然。但是不尽如此,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西风渐进,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美国为扶持其在亚洲的根据地,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来推进日本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因此,日本的现代化是西方强权推进与自主追求的有机结合,不少西式管理的精髓,在东方式思维方式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TQC(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之一。
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要避免走弯路,不走冤枉路,认真向日本企业学习可谓是不二法则了。八十年代,曾掀起全球学习日本企业管理的风潮,然而欧美用一纸“广场协议”将日本定格到二十多年的滞胀期,日本第一的鼓噪声也次第湮灭。但是,论服务业的人性化与精致化,日本依然是全球第一。
携程CEO范敏在这次旅途中也感慨万分,在走向全球一流企业的道路上,日本的优质企业是我们绕不开的坎,我们只有参透其精要,才能有效地日为中用,将中国式的服务提升到世界水平之上。如何“师东瀛之长、壮携程之力”,是我们这次东瀛行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