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睿智在休息深思中产生,引导出未来更大的辉煌

(2022-06-21 11:40:24)
标签:

历史

睿智在休息深思中产生,引导出未来更大的辉煌

       ——剖析历史,汲取营养(1

夏红光

司马迁说过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古代有这种事,现在也不会缺失。

成就更加辉煌的事业必定是睿智的人,睿智从哪里来?更多是在休息中深思而来。我将从毛泽东、林彪、邓小平休息之事说起。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他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和敌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民族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但是在伟人的一生中,有被迫“休息”之事。1931年11月上旬,在瑞金召开“赣南会议”。因为王明路线已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会议批判了毛泽东的三大“错误”:一是毛泽东为“狭隘的经验论”、“党内的事务主义非常浓厚”。二是“富农路线”。三是“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认为毛泽东的“诱敌深入,后发制人”战略是“游击主义”、“保守主义”、“单纯防御路线”,忽视“阵地战”、“街市战”。撤销毛泽东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毛泽东就失去了中央苏区最高领导人的职位从此以后毛泽东被边缘化了,被逼“休息”近4年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才重新站上中央主要领导岗位。

在共和国元勋中,在解放战争中拿战区领导人的军功来说:林彪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但林彪取得如此彪炳史册的军功,也给他“休息”有关。1937年9月,林彪指挥了平型关大捷后,发了“洋财”:得到一件黄呢子大衣和一匹骏马,以后他养成遛马习惯。一天,他骑马进入阎锡山军队防区,被阎锡山部队的士兵误击误伤,以后近7年就再没有领兵了,到了解放战争时,再被启用,统兵打战。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然而他也“文革”中,被两次打倒,前后有8年左右的时间,被批斗和下放劳动,靠边“休息”。

他们三人,在被迫“休息”后,取得了更加辉煌的事业。为什么?因为他们睿智无比,而睿智就在休息中“补充”营养、“充电”而来。

第一,虽然他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但是他们从不绝望,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未来会有大显身手的时候在等待自己,不会让自己埋没消失,自己必须时刻准备好。即使在“文革”中,邓小平已经60多岁了,他被打倒,也不没有产生绝望之心,苦思中国经济发展之策。相反,打倒他的江青等,反而认为他的政治生命该结束了,所以没有“整死”他。

第二,不被现实工作中的杂事纠缠,腾出了更多时间去读书“充电”,对主业能力再提高;有更多时间去读报、交谈、考察等,思考时局;有更多时间思考现在事业中存在的战略性问题,想出解决战略性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复出后,他们对时局进行颠覆性改变,让事业在他的智慧引导下产生正能量的质的飞跃变化。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首先提出解决当前的军事问题,解决红军生存问题,对政治路线延后解决。于是有四渡赤水的辉煌,有巧渡金沙江的妙手,能妥善解决张国涛的分裂主义带来的红军分裂问题,彻底解决王明带来的导致全党全军的思想和理论错误,最后开展“延安整风”,一举扭转全党全军在思想上理论上军事上的一切“左倾”和“右倾”问题,团结一心,奠定了取得全国胜利的基础。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主要代表著作也是在长征后,到1940年期间写的,如《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实践论》(1937年7)、《矛盾论》(1937年8)、《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论持久战》(1938年5)《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战争与战略问题》(1938年11)、《论新阶段》(1938年11)、《〈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新民主主义论》19401月)等。智慧的闪烁必定在厚积薄发中发生,绝大多数是在四年休息里深思的结果。

林彪在休息中,“咬着青山不放松”,主攻主业军事。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军著作,吸取营养。才有林彪在解放战争中光芒万丈。他在解放战争提出六大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等。全歼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后率百万大军入关,再战平津,又率部南下,与琼崖纵队会师海南。

邓小平复出后,拨乱反正,事实求是,解放思想,提倡改革开放,开办特区,推行市场经济;大力在用人制度上大力推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提出 “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使中国社会从崩溃边缘,成功挤身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休,让中国社会面貌彻底换然一新,让中国富起来。

邓小平的主要代表著作,也集中他晚年复出后,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等。

《小窗幽记·集醒篇》“:伏飞者,飞必高。这正是对三位名人的事迹的真实诠释。

 

初稿2022.5.10.17:28.定稿2022.6.18.22: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