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辨少阳病形证治(172-216)第180条
(2017-06-14 06:54:50)
标签:
夏红光重编重解《伤寒论》 |
第三章,辨少阳病形证治(172-216)第180条
180,中风,五六日,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中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热,或咳,小柴胡汤主之。[96](10)
180,中风,五六日,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中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热,或咳,小柴胡汤主之。[96](105)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词解:
宋本:“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热,或咳,小柴胡汤主之。”[96]以宋本解读为准。
伤寒,应在中风前,即伤寒、中风,五六日。
胸胁苦满: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嘿嘿:指疲乏困倦,懒于活动,对话时不愿多说,如现代人以“嗯”,或“是”来应付。
喜呕:
解读、点评:按经络学说的循行路线,,以全身而言,太阳主表,循身之后;阳明主里,循身之前;少阳经循身两侧,故主半表半里。以局部而言,太阳主胸中,阳明主腹部,少阳主胸胁。
得伤寒、中风,五六天后,邪传入少阳。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少阳为微阳,邪胜阳郁欲入里则为寒,正胜邪负,拒而向外则为热。正邪相争,寒热互为胜负,故有往来寒热交替发作之状。胸胁为少阳经所过之处,少阳经经气不畅,则苦于胸胁满闷。少阳受邪,肝气不舒,则神情默默,困乏懒言。木受邪而伤土,脾胃伤则不欲饮食。少阳气郁,上扰心神则心烦,胆气犯胃则胃气上逆而易呕。或者胆郁热滞于胸则胸烦,然而胆气不犯胃则不呕;或者少阳胆热下移阳明生燥热则口渴;或者胆气不畅,肠胃气机不和则腹痛;或者少阳经气郁及血瘀,或气滞津停,津停生湿易生痰,痰瘀互结则胁下痞硬;或者少阳经之寒邪甚则不渴,外达于太阳表则寒多热少而身微热;或者少阳三焦为决渎之官,主通调水道,故少阳病最多水气为患。气化不利,水停中焦则心下悸,水停下焦则小便不利;上焦水邪,寒饮射肺,则见咳嗽。足少阳属胆,手少阳属三焦,故少阳病中包括三焦不利之病变,即上焦见咳,中焦见悸,下焦则小便不利。都用小柴胡汤主治。
此条说了三个意思:一是小柴胡汤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二是小柴胡汤的或然症:“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热,或咳。”或然症,不是必然之症,可多见,也可少见;既可见,也不可见。是小柴胡汤主症的衍生品。为什么会产生或然证?是少阳经气行不畅,郁而生热,波及各脏腑,如造成脾胃失和,三焦不畅,心肺受损等。三是用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
少阳病的主方只有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方解:尤重柴胡,柴胡疏少阳经中的邪热,为本方君药。黄芩清少阳胆经之邪热,二药并用解少阳经之郁热。半夏配生姜和胃止呕,外散其寒,内利其饮。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补脾,助正祛邪,防肝胆之邪传脾,抑制苦寒防伤脾。小柴胡汤主治肝胆,但波及脾胃;既治少阳胆经,也治少阳三焦经。所以小柴胡汤治疗范围甚广,不仅治伤寒,也大大适宜治疗杂病。
或然症的加减法:若胸中烦而不呕,为肝胆热郁,须去人参之甘温补气,去半夏之燥热。若渴为热伤津,去半夏之燥热,加人参量同天花粉益气清热生津。若腹痛,为胆气犯胃,脾胃不和引发,去黄芩之寒,加芍药平肝敛气滋阴缓急止痛。若胁下痞硬,为痰结,加牡蛎软坚散结消痞。若心下悸,小便不利,为水邪内停,气化不利,去黄芩苦寒,加茯苓淡渗利尿。若其人不渴,身微热,为表邪不解,去人参补气,加桂枝解表邪。若咳,为寒饮射肺,去人参、大枣补气生滞,易生姜为干姜,加五味子温肺散寒止咳。
“去滓,再煎。”即去掉药渣后再煎汤液。其目的:一是合药性更加均衡,二是浓缩加强药力。上为和解方剂的特殊煎药方法。不仅小柴胡汤用此法,书中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等,也是此煎法。凡是和解作用的方剂,都按此煎法。
以上两条可以归纳小柴胡汤主症:“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故使呕也。”“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再加上少阳病的特点:“口苦,咽干,目眩。”“两耳无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
运用经方要有定法,也要有活法。所谓定法,如用小柴胡汤,只有有小柴胡汤主症即可用。所谓活法,“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小柴胡汤的或然症就是。
其实少阳病的特点,应该是“口苦,咽干,目眩。”,再加上“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才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