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辨阳明病形证治(66-171)第167条
(2017-05-24 06:38:01)
标签:
夏红光重编重解《伤寒论》 |
第二章,辨阳明病形证治(66-171)第167条
八,太阳阳明
167,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汗出而解,但阳微者先汗之而解,阴微者先下之而解,汗之桂枝汤,下之宜承气汤。[94](101)
词解:
宋本:“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94]解读以宋本为准,参考《金匮玉函经》。
词解:
脉阴阳俱停:指尺寸脉俱隐伏不出。
解读、点评:患者体质素强,太阳病未解,脉寸关尺忽然停动,正邪相争剧烈,表现为身振摇且寒栗,转为汗出而病解,即习称的“寒战”,中医术语为战汗。只是阳脉即寸脉先微动,病势向表,则汗出而病解;阴脉即尺脉先微动,病势向里,则下后而病解。发汗用桂枝汤,攻下用承气汤,如果以燥屎为主,适宜用调胃承气汤。
体质与切脉结合,决定病情趋势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