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辨阳明病形证治(66-171)第134条
(2017-04-05 05:47:00)
标签:
夏红光重编重解《伤寒论》 |
第二章,辨阳明病形证治(66-171)第134条
134,干呕吐涎沫,而复头痛,吴茱萸汤主之。[378](390)
词解:
宋本:“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涎沫:是清水粘液,或如蛋清,或如白沫,或似清水。
解读、点评:“干呕,吐涎沬,”临床多见干呕或干呕多次之后,口中有酸冷涎沫涌泛而吐出。为寒伤厥阴,肝寒犯胃,水饮上逆而致。 厥阴经与督脉会于头巅,肝寒饮循经上达,则头痛,且以巅顶头痛为甚。同时能见舌淡苔白润,脉沉紧。用吴茱萸汤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