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理解的中医名言(2)

(2007-12-17 13:11:00)
标签:

杂谈

 7,“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医圣告诉中医同仁,一方面善于学习和总结他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在自己有主见的基础上,整合各家学说,博采众家之长,溶于一身。

 8,“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著名大家李中梓解释道:“检医典而精求,对疾病而悲悯,谓之行方;知常知变,能神能明,谓之智圆;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谓之心小;析理详细,勿持两可,谓之胆大。四者似分而实合也。”中医是有规则的,守规则而不被规则所制约,在规则上能有所创新.这是干中医者必须遵守的法则.

 9,“有是证,用是方,方证相适应,即‘以方名其证’“。

即中医临床证候—辨证—选方。有什么证就有什么方,有什么方就有什么证,主证选主方,兼证则用加减方或合方。这就是方证学,“以证测方“,”以方测证“。读仲景学说,就可以明方证学之理.

 10,“方之与药,组织必须严密。分视之药,必合于病情。合观之方必本于古法。"

选方先药,必有法度。何为法度?合乎病情。

 11,“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都是砒霜。无奈今人之不讲理何,故谚云:参,芪,归,地,治死人无过;桂,附,大黄,治好人无功.“

药不分贵贱,治得好病,都是至宝;药不合病,都是砒霜。所谓"庸医杀人不用刀",就是此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