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永兴坊一瞥

标签:
非物质文化民俗文化文创美食文化三秦文化 |
分类: 旅游文化 |
永兴坊位于西安城墙中山门内北侧顺城巷,原为唐朝魏征府邸旧址,是2007年西安市在原址上建造的一个“坊”式的精品项目,主要以关中牌坊和具有民间传统的建筑群组合,形成古里坊式布局,实现与古城墙历史景观的高度和谐。
永兴坊项目总占地15亩,东西长130米,南北宽88米,主要以仿古“坊、肆”建筑群、牌楼、休闲绿化广场、内街、井房形式建造,展示古长安城的街坊式形态和历史生活气息,以及传统民俗生活空间。
游客在永兴坊不但可以感受“唐城108坊”的风貌,还能够品尝到正宗的陕西民间小吃;购买到原产地及现场用民俗老工艺加工的土特产、美食及旅游纪念品。
一、镜鉴
永兴坊的镜鉴在进口牌坊与陕南楼之间。太宗谓群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后来魏征死了,太宗流泪说:“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二、永兴坊纳谏台
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史上久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就住在这里。
三、陕西方言广场
方言字:“嘹扎咧”,陕西方言“好极了”的意思。它的意思是就是特别好,很爽很不错的意思。
四、永兴坊非遗民俗街
五、永兴坊非遗文创街
六、座山照壁
座山照壁是从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来的,这种照壁外形上与山墙连为一体。
七、永兴坊非遗美食文化街区
永兴坊汇集了陕西各地特色美食经营户五十余家,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还有手工民俗技艺表演及各地名小吃。
1.咸阳糖艺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是以糖为原料来进行作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儿”、“糖饼儿”或“糖灯影儿”,分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是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相传兴于唐朝,因为诗人陈子昂很喜欢吃黄糖,不过他的吃法却是在清洁光滑的桌子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各种花卉图案,后因被皇太子喜欢而升迁。后流行于清朝,由于制作技艺日趋精妙,题材也更加广泛。多为龙、凤、鱼、猴等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
2.陕北楼
延安香辣羊蹄
延安香辣羊蹄入口即化,羊蹄筋劲道弹牙,羊蹄汤浓郁的汁水和舌头接触的那满口腔的辣味和麻味,还有羊肉的香味,在舌尖上跳跃(15元一个,30元一包)
3.陕南楼
汉阴白火石氽汤
汉阴白火石氽汤,源自汉阴五百年的食疗土方,由沈氏家族十五代传承,以汉江水烧透氽制而成,其汤吸取了玉石的矿物质元素,以而具备了清火开胃润肺的功效。
4.酸汤水饺
5.韩城花馍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花馍”又称礼馍、面花,其实就是花样馒头,盛行于陕西陕北和关中。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经有文字记载,它起源于民间重要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陕西花馍是面塑艺术的代表之一,它的花饰以花鸟鱼虫、蝴蝶、蔬菜、水果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老辈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重大喜事的庆祝和对祖先的怀念等丰富内容。
6.陕南民俗——摔碗酒
“摔碗酒”是陕南地区岚皋县接待尊贵客人的一种仪式,客人双手把倒满酒的碗举过头顶,心中默许心愿,然后一饮而尽碗中的陕南5º桂花酿,碗口向下用力一摔,口中大喊“岁岁(碎碎)平安!”清脆的摔碗声,把一年中的晦气和烦恼全部摔走。
7.乾州麻花
8.定边何老大酿皮
9.宁强千棰酥
10.泾阳让饸
“让饸”这道地方美味佳肴,在三秦大地,八百里关中一带,只有泾阳一地。按照谐音即为软和一意,为宴请亲朋好友,逢年过节必备的佳品。在泾阳当地有一句俗语叫“无让饸不成宴席”之说。当年只有皇帝才有的口福,如今大多数陕西人也能品尝得到。
11.彬县御面
“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陕西彬县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
淤面相传为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时豳夫人姜女所发明,清慈禧太后晚年,在颐和园修“豳风桥”,从古籍中查到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制作淤面的消息记述,逃到西安时,特地点了邠州(今彬县)淤面。
12.明码标价的商品价格与食品安全信息公示。
13.绚丽多彩、价廉物美的陕西民间美食
说明:本博文根据2019年9月9日下午现场参观所见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