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梅福禅院、灵佑洞(炼丹洞)

标签:
佛教文化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历史普陀山旅游 |
分类: 旅游文化 |
梅福禅院,位于舟山市普陀山梅岑山脉西巅,西天景区内,传为纪念西汉南昌尉梅福来山修道而建。
梅福,西汉寿春人,曾任南昌尉,後弃官游历江湖,晚年来到普陀山居洞炼丹後死与洞中,明万历中普陀寺住持如迥创建,初名“梅仙庵”,后改为“梅岑禅院”。清照祚等重修是庵。光绪元年,隆璋扩建殿阁,遂成现在规模,并复名为“梅福庵”。庵院临坡而起,依岭而筑。虽规模不广,但建筑精致,宝殿辉煌。其内整洁无染,梵宇清静;其外林木幽深,潮音遥闻。因昔年梅福曾隐居于此,使此庵名声远播。今为尼师庵院。
山门内北壁有一斗大的“佛”字,为本山已故老和尚妙善所题。石板布地,正中有一块浮雕莲花的青石。游人常闭目立于此莲花之上,原地转上数圈,如能摸到北壁上的佛字,一可表与我佛有缘;二可得如来加护,菩萨感应。故此处常常游人若织。
由山门右转,东壁有莲花壁雕,北侧有角门洞开,门上题“华藏庄严”,喻进此门即入华藏世界,至庄严佛土;背额题“回头是岸”,喻出此门即入娑婆,须早回头。虽为正背二额,但一进一出,相互关照,说法微妙,用意深刻。
庭院石板布地,宽广平坦,洁净非常。院内宝鼎中置,石莲台为座,八角重檐,葫芦刹顶,鼎腹刻“梅福禅院”。
大雄宝殿,外敛内放。殿脊题“佛光普照”,端饰螭吻;殿额题“慧日普照”。殿内主供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居中、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东西两壁塑十八罗汉像,各执法器,其容迥然。后壁左侧供地藏王菩萨,右侧供西方二圣宝像。
庭院东西两侧建厢房。西厢房为法师寮房,东厢房为客堂,旁为法物流通处。厢房北端有一古洞。即“灵佑洞”,又称“炼丹洞”,相传为汉代方土梅福炼丹之地。其洞广约4米,高2米余,洞额“灵佑洞”,为清文学名士吴瞻泰题。泉水白洞内崖间渗出,常年不息,汇集成流,经善财童子的葫芦口滴液成潭,世称“仙水”,水质清冽甘甜,沁人肺腑,常饮有返老还童之效,得延年益寿之功-故游客至此,多为能一饮此水为快。洞外有炼丹古井,井水清澈,井壁亦有泉水渗入,其音清脆,宛如珍珠落玉盘。
于其庵极目远眺,南海茫茫,远有帆影点点,近听海潮声声。俯望梅岑,岭侧峰间,有疏梅密竹傍山而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