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2018-03-09 07:57:22)
标签:

扶贫第一村

福鼎文化

旅游

美食

精准扶贫

分类: 旅游文化

赤溪村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东南部,处AAAAA级名胜风景区太姥山境内,距福鼎市区65公里,离磻溪镇23公里,与霞浦县相毗邻。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赤溪村曾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也是少数民族(畲族)村,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时,高度重视这里的扶贫工作。201611月,赤溪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赤溪村坚持“四强四引领”(强素质,引领思想观念大转变;强组织,引领脱贫致富奔小康;强合力,引领建设美丽乡村;强机制,引领团结稳定促和谐)。上世纪80年代的赤溪村是贫穷的代名词。如今,经过发展的赤溪村脱去了贫穷外衣,旧貌换新颜,村中以农业为主,在茶叶、毛竹两大产业的基础上,赤溪村依托九鲤溪、天洲溪的优良水质,发展淡水养殖和旅游事业。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2015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脱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6219日,通过人民网视频与村民连线,对大家脱贫致富给予肯定,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福建赤溪村村民。摄影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福建赤溪村村民。摄影 于凯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图中为1984624日给人民日报写信反映赤溪村贫困情况的王绍据。摄影 于凯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赤溪村村民与总书记热情对话。右二为村支书杜家住。摄影 于凯

在赤溪村47号店铺(磻溪桥头手打面赤溪店),发现可以品味到福鼎市地方传统风味小吃“磻溪桥头手打面”,它通过“和、揉、压、打、切、发、煮”七道工序,历时五小时以上,可谓是一道独一无二的“功夫面”。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磻溪桥头手打面赤溪店的工作台与工具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压”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打”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发”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煮”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磻溪桥头手打面”配以熬制两小时以上的猪骨肉汤、其剔骨肉佐以葱头油、蒜头醋,极具特色。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

相传在清末民初时期,福鼎磻溪与白琳交界处一户姓吴人家做担面生意。当时担挑到集镇路遥费时,遇到刮风下雨时面条不易存放,出现糊状,口感不佳。为了增加韧性,他进行了长时间的琢磨。有一年夏季台风季节他在家闲来无事,抓了一把未出售的生面在手上反复拿捏,不料越捏越匀越捏越有韧性。他从中得到启发,适量增加了碱、盐、鸡蛋清,掌握了一套用竹棍反复压制为主以形成一张薄片、再用刀切成细面条的工艺技术,达到湿面条可以系鞋带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