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几点启示
(2014-03-14 19:43:12)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投资理念 |
一、什么公司应该长期持有,什么公司不该长期持有?
巴菲特说,优秀的公司能够长期保持15%以上的roe,但是这样的公司少之又少。对于这样的公司,其持有期是永远,这个时候,试图赚取市场先生给予的差价是愚蠢的。但是,对于ROE较低的公司,只有在极端低估的时候,才可以买入,并且,分红越高越好,对这种公司可以赚取市场差价,如果持有到永远,则是愚蠢的行为。
感悟:1.如果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公司,自问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司么?要想复制15%的年收益应该是相当的困难,所以,我把自己的盈利目标定为12.5%左右。2.悟出一个操作方法,折价买入低roe股,利用其高分红的现金流不断买入高roe股,长期持有高roe股票,低roe股票一旦高估,首先卖出。
二、集中投资还是分散投资?
巴菲特说,如果超级明星股出现合理价格的时候,应该集中投资。集中度是多少?巴菲特重仓股似乎从没有少过五支,也就是说,巴菲特所理解的重仓,对于散户来说也是分散的,至少在五支以上。巴菲特同时建议,当对公司把握不准的时候,分散度还要高,这基本和格雷厄姆是一致的。
感悟:多数散户在缺乏足够专业技能的支撑下,全仓两三支股票风险是很大的,因为巴菲特都不敢这么做。
三、什么公司是超级明星股?
主要有三点:第一、具有定价权,可以随时提价(茅台,阿胶);第二,资本支出少,利润高(低投入,高回报);三,管理层可靠。这几条被国内价值投资者挖掘得相当深入,当前,多数人痴迷于医药消费行业就是佐证。散户怎么判断一个公司是好公司?如果只看一条指标,那应该是roe,长期roe能保持15%以上基本上算好公司。当然,这要结合资产负债率来比较,也就是说负债率越低,roe越高,这样的公司就是好公司。这是我再次读这本书的最大感悟。
感悟:巴菲特十分重视roe,这个指标直观明了,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按照杜邦分析,涵盖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比率三个变量,这个指标博大精深。
四、合理的分红是依据什么?
优秀公司,比如高ROE公司,从理论上讲,其增长率与ROE同步,这种公司当然是分红越少越好。但对于低roe公司,则是分红越多越好。巴菲特多次强调,衡量分红的唯一指标是:能否高效率的使用这部分资金,如果能,不分红是合理的;如果不能,则不分红是不合理的。所谓高效使用分红,就是说,本来的roe是10%,把分红进行再投资后,roe升高到12%,则不分红是合理的;反之,如果roe下降到8%,则公司不分红是不合理的,还不如把利润直接分给投资者,让投资者自行处理这部分资金。
感悟:一味强调高分红,可能有失偏颇。到底分红的标准是多少,这要结合roe来衡量,这当然是从理论角度来看。如果从实践角度看,分红代表现在,高roe不分红则代表未来。保守型投资者注重现在,所以高分红好,积极型投资者更关注未来,所以不分红好。
巴菲特十分强调寻找超级明星股,对明星股的分析十分到位;相比较而言,格雷厄姆则是强调降低风险和投资纪律。如果能学到巴菲特的绝招,可望获得比较好的收益,如果能学到格雷厄姆的绝招,可望获得等同于市场的合理收益。但是,巴菲特的招式擅长定性分析,轻巧灵动,拈花成剑,类似于令狐冲的独孤九剑,需要一点点天赋,投资者难以模仿。格雷厄姆的招式偏向定量分析,朴实厚重,一板一眼,类似于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不需要太多的天赋,投资者易于模仿。我是一个笨拙的人,路数以格雷厄姆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