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便宜没好货,但360却似乎是个例外,它一直免费,我却没听到过多少用它的朋友说这东西不好用的,反倒是应衬了那句成语:物美价廉,而360,更是连价廉都省了,因为它压根就没让你从口袋里掏过一分钱。
便宜能不能有好东西我不知道,不过老娘打小奏教育过俺们:占小便宜吃大亏。正当我天天用360杀毒聊QQ的时候,事实再次证明了老娘的英明神武,果然,无利不起早,这俩家伙居然掐起来了。你指责我偷东西,我指责你没道义,其实大家都明白,春秋无义战,要不是有利益纠葛,他们还不是一片和谐景象。
我很好奇,360这么免费,它何以为生?常言说的好,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无人做,天天免费运营,自己的成本从何处收回?更何谈盈利。
一位朋友道破天机:你开机后,360是不是会很热情地告诉你,它又帮你打描了多少病毒,你用了几秒几分开的机?OK,在这段时间里,你电脑里的资料,该扫的也扫的差不多了,至于你在网上登录的所有帐号密码,那还不是尽入它囊中。马无夜草不费,人无横财不富,有了这些谋财的手段,360乐得送你个人情让你免费着,接着天天让他扫描你的帐号密码。
当然,这样说并不代表QQ就不会窥测你的机密,成立12年来,QQ也一直是大量的免费存在,一个月10块钱便可入VIP,可是数亿的用户又有多少花了这十块钱?QQ如此大的运营成本,还有资本市场的压力,也要考虑不是么。
还是那句老话:春秋无义战。
免费好不好?习惯占便宜的我们当然觉得能不花钱就不花,包括我也是这种心理,甚至逛超市,也喜欢去看看有赠品的商品。路过天桥的盗版碟小摊,也要挑挑新近上映的大片。不得不说,这些盗版的速度真是没的说,几乎是同步了,《山楂树之恋》、《剑雨》……你想看的都能买到。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另一个盗版严重的行业:出版。一个出版社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社出的《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全面铺货第二天,已是盗版满天飞。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人物我也记不清是谁了,大家有知道的欢迎补充,故事如下:有一个当大官的,选拔人才喜欢问人家:你家里有钱么?如果答有,则多半会被提拔,如果答无,则弃之不用。
有人对此很是反感,但这个大官解释道:一个人如果一贫如洗,读书做官就是他唯一的致富路子,他没有别的谋财手段,贪污的可能性便会极大。如果一个人没有金钱的负担,他就能更好地去为理想奋斗,贪污的概率反倒会下降。
当然,我并没有验证过这种说法是不是有效,但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的主业务不赚钱,为了弥补这种亏空,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捞钱也自然不足为奇,因为谁都得生活。
英国教授康斯坦丁诺斯在其著作《攻略》里说道,对于一个成熟公司来说,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同时经营新的商业模式与现存的模式。当我们已经习惯了免费,是不是很难再适应付费?却从来没想过免费带来的风险。
想来想去,我觉得《反不正当竞争法》里规定商品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是有道理的,保了本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他们不走歪门道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