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版《红楼》何以如此令人惨不忍睹

(2010-10-13 10:45:29)
标签:

杂谈

分类: 八你一卦
曾经爆炒火热的新版《红楼》随着在各大卫视的相继播出,其神秘的面纱也逐渐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然而,看似独具匠心的经典巨制曾经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惊喜的同时,最终也让观众对其冷了心,并对李少红执导《红楼》的内在功力提出了质疑。

http://s5/middle/6c7c6d93t92761e4b41a4&690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失去人物鲜活的个性还岂能成为经典?然而,新《红楼》女主角那清一色的铜钱头,怎么看都像是一群戏子。那冰清玉洁的黛玉,骨子里的那种灵气、忧郁美和书卷气哪去了?还有宝玉,虽有脂粉气,但终究乃贵族子弟,骨子里的洒脱和傲气呢?举手投足间纯粹表现出一种小家子气,如同小毛孩一个!不宁为此,那被众人称之为老祖宗的贾母,原属慈眉善目之人,但新《红楼》中怎么看都像是郑少秋、赵雅芝版《楚留香》中的金老太君,让人实难接受......相比之下,老版《红楼》中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倒至今让人难以忘怀,记忆犹新:和蔼慈祥的贾母,“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的王熙凤,让人捧腹的刘姥姥……在选拔演员之初,人们就感觉有几个主要人物,如王熙凤、林黛玉、贾母、贾宝玉、贾链等难以超越老版,但没有想到差距这么大!

    此外,了无生趣的旁白好比是让人在看记录片,乍看起来是忠于原著了(正映正了李少红拍摄之初所宣言的要忠于原著),但无形中却丧失了影视应有的艺术性。难道李少红不明白文学作品是不能纯粹生搬硬套到荧屏上的吗?不过这样编剧、导演倒省事了,因为不用挖空心思去思索以何种方式手法再现情景,演员不好演技拙劣也可以因此掩饰。比如老版《红楼》中表现贾雨村判案的过程,贾雨村那狡诈的表现是何其淋漓尽致,而新版中却以旁白聊聊带过,不可谓不省事也!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必须经再创造,特别是像名著《红楼梦》这样的千年经典,更须确有深入的研究才行,哪能随随便便?而且,用80后来做编剧,就更是败笔中的败笔,他们的人生经历岂能驾驭好这一千年经典名著?!
  再说说音乐。音乐对表现作品主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版《红楼》中的音乐堪称经典,其主题曲、插曲至今传唱不绝。那如泣如诉的配乐,迄今听来让人潸然泪下。《葬花词》一曲,更是将黛玉寄人篱下的无奈、孤傲的秉性和内心难以表述的凄苦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加上陈小旭恰到好处的表演,很容易让人情不自禁地与其同呼吸、共命运。难怪王立平老师曾言:“很长时间不敢去听那些歌曲。”而新版红楼中的音乐可谓阴森可怖,再夹以人物的矫揉造作,越看越像是一群游荡在红楼中的魅影,套用网友的话说,纯粹是《白蛇传》的翻版。如大观园中的一段音乐,实是令人毛骨悚然,但李少红却说大观园里女子多所以“阴”,辩解何其幼稚可笑也。记住贾宝玉的话——女人是水做的。女子多更显其“灵性”而非“阴性”。

    还有,对原著细节的疏忽乃又其一大败笔。名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对细节的刻画,展示人物的性格、环境的特点无不从细节入手。然而新版《红楼》中却累累出错。“黛肥钗瘦”就是一例,黛玉稍显婴儿肥而宝钗身形瘦弱弱不禁风,与原著相去甚远,李少红却说林黛玉是进贾府后才开始吃药故而身体才开始虚弱,实是让人欲哭无泪。还有,在第一集中林黛玉进贾府,居然有老婆子们抬轿,这可是闻所未闻,原来古代抬轿的是“轿妇”而非“轿夫”!估计是李少红首创!请看原著怎么说:“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还有后面贾琏的“出火”等。

    ……

    基于以上所述,我们不禁要问:《红楼梦》是你们能演的吗?你们了解《红楼梦》吗?你们有如此的文化功底吗?你们能与大导演王扶林比吗?想想导演真可怜,干嘛要步人后尘,想来个标新立异,可结果又怎么样呢?

     虽然剧中虚幻的境界、画面比老版好,但老版受制于当时的条件,所以这一点不能说明比老版强,因为没有可比性。

    其实,观众是很宽容的,你要标新立异不是坏事,可别弄巧成拙;你想与时俱进更是可贵,但千万不要自作多情。尊重作品,尊重历史,更要尊重观众的感情,才是一个导演要真真具备的。
    总之,看了新版《红楼梦》,让人痛心疾首,忍无可忍。糟蹋了经典不说,还沉重打击了观众的心。借此,不如让我们打开书本,去重温书中那一幕幕催人泪下动人肝肠的经典场景,如果觉得难以读懂,不妨参看最近的一本新书《红楼梦方言及难解词词典》,它会帮助我们。

                                                              (同事写滴,俺发来给大家瞅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