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三:苏轼一语被贬官

(2010-10-11 09:10:50)
标签:

文化

分类: 煮水论史

    中国历史太过悠久,名人备出也就不是个什么新鲜事,所以要找一个时代的文化代表却不是什么难事,一来他们太过耀眼,即使置于群星之中也依旧华彩逼人,二则,他们的成就与所在的时代交相辉映,密不可分。李白如是,苏轼亦如是。

    就像潇洒如李白者最后溺水身亡一样,聪明如苏轼却也犯过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蠢事。

    话说这日,小苏同学前去拜会当时的宰相王安石大爷,可巧老王头手头上有事,小苏就被人领到书房侯着去了。小苏当时也是年轻气盛,人比较招摇,远没有到达后来历经磨难后的那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注,这诗是其小妾说滴。)所以,到了上司的书房不老实待着,还四处瞎打量,你说巧不巧,老王正好写了两句诗给搁桌上让他瞅见了: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当时的季节和现在差不多,正是菊花怒放的日子,小苏看完了立刻在心里笑的跟一蛤蟆似的:大爷的,这宰相的学问也太二了,菊花可是宁可枝头抱香死的主儿,几时见它掉过花瓣啊,这不瞎咧咧么。于是,小苏大笔一挥,就手在这诗后面给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等他改完老王也进来了,俩人唠了一会儿送走小苏,老王一低头看到了桌子上那两句诗,心里那个火大啊。列位上班的同学们都说说看,要是在单位里,上司提了个方案,结果你自作主张自作聪明地给改了个面目全非还顺带嘲笑了一把,你能有好日子过么?

    于是老王大笔一挥,苏轼就到黄州当地方官去了。苏轼到了黄州后的秋天,正在家喝酒赏花呢,突然一阵风吹过,满园的菊花瓣掉了一地,小苏同学登时酒也醒了,看着满地的黄花才明白,老王头是看他孤陋寡闻,打发他上这儿补习自然课来了。

    当时的太守知道了苏轼被贬的缘故,生了爱才之心有意提拔他,就让他以替自己送文章之名去拜访老王,苏轼回家收拾东西卷铺盖卷,突然想起王安石曾经对他说过,因为旧疾发作,太医说让他用瞿塘中峡水泡阳羡茶慢慢养着,话说那时候物流不发达啊,想吃点外地的东西多不方便,要不咋杨贵妃吃了个荔枝都让人骂了上千年呢。

   可巧了,皇帝赐了包进贡的阳羡茶叶给老王,现在是茶杯俱备,只差好水。苏轼于是决定:拎个大缸捎一缸水回去赔不是!

    到了三峡,小苏同学四处打听怎么到中峡去,水手一听:不加工资得加班啊,丫丫的,这难度大。于是对小苏同学犯了难:大叔哎,这长江可不是你家门前那条弯弯的河,对面没有那个妹妹唱着一支甜甜的歌。你上我这么撑船逆水上去给你打一缸水,万一我不幸掉河里喂鱼了,我可还有八十的老娘呢!

    小苏一听,找了个当地资深的土著渔民打听:这条河里,哪段儿的水好?

    套下那个著名的歌曲名《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原意,渔民听的真乐呵:先生,这一江的水都好,您老船下这片的水最好。

    小苏想了想,算了,哪的水不是水啊,既然土著渔民都说了,咱就只选最好的,不选贵的!

    苏轼美滋滋地扛了缸水回去见老王,老王见状也很欣慰,立即吩咐准备茶叶烧水,还留下小苏一块开个茶话会。

    茶叶泡好了端上来,老王头盯着那杯具,然后冷冷地开了口:你丫的竟敢糊弄我!这丫丫的哪里是中峡水啊!这明明是下峡水!

   所以了,列位同学们注意了,什么红楼妙玉扫雪花的,那也是跟前人学来滴。水的不同,人家是可以喝出来滴!

    苏轼赶紧离座跟领导解释,老王一听,心里那个抑郁啊:让你去黄州就是想改改你那自作聪明的毛病,好么,我白花心思了。

    果然是一碗茶叶水引发的杯具啊。

    注:其实自作聪明的毛病王安石也犯过,他曾经改过别人的两句诗,原句是: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老王一瞅,给改成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后来才知道,写诗这人,家乡有种小鸟叫明月,,黄犬是一种小虫虫的名字……

    后世人都说,生在职场,会说话比有能力更重要,但是,如果能遇到一个像王安石一样对下属教导且明理解的领导更为重要,世界知名大公司与普通公司区分最大的,是它们员工的情商水平,如同曼弗雷德在其著作《沙发上的领导》中所述的那样:如果组织会惩罚失败,那么神经过敏型骗子所领导的公司的低效行为还会加重。苏轼也许该庆幸,王安石不是个妒才的人。所谓的惩罚,也不过是为了让他在学问生涯中,能有更全面的认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