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样的环境下,人们才喜欢竞争

(2024-08-03 08:42:55)
标签:

杂谈

 算一算时间,中美贸易战打到现在有6年了,说实话,美国的决心与中国的韧性都有些超乎对方的意外。此前美方搞科技封锁、产业转移、颜色革命等招数,都被中方见招拆招,效果远没有想像中的大,于是便祭出的终级大招加息,属于杀敌人一千自损八百。现在的情形像极了武侠小说中的高手比拼内力,一边拼着内伤咬牙坚持,一边嘴炮自己内力高强,还能再拼个百八十年。同时还在想如何瞅准机会体面的退出。而从2000年以后兴起的全球化浪潮,世界分工协作自由竞争的经济模式将渐行渐远。小院高墙、区域贸易互补等经济模式越来越多,而随着欧洲各国右翼上台,未来反全球化的保守主义将会成为主流。而国内近几年所谓的“宅”、“卷”、“躺平”等文化盛行,一时间似乎全世界所有的人都不再喜欢竞争了。
不得不说,竞争的极致就是“内卷”,单从个人行为来看,竞争实际上是有害身体健康的。近些年企业流行的“过劳死”实际上就是卷出来的病。但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拼着性命不要还要这么卷呢?这就得看收益有多大了。当收益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普通人是会冒死亡风险的。甚至有能给你这么个机会都是“福报”。同时野猿兄认为竞争还必须有一定的环境。保证在卷的情况下,收益会大致公平的进入到努力人的口袋里。实现多劳多得。这也是某些阶级固化的国家卷不起来的原因。无论怎么努力上限也就混口饭吃,最终不如大家一起摸鱼了事。
就我看来,最好的竞争状态是这样的:首先要有一个利益尚未分配的蓝海市场,保证只要充分竞争就有足够收益,同时各级生态链完善,头部企业的后面还有大量差距不大的跟随企业,只要有好的创新就会造成新的洗牌。如此一来,所谓的“市场作用”将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而日益增加的收益与扩大的市场一方面会让内部自动“卷”起来,同时还会吸引更多人投身与此开始受益。而最坏的竞争是什么样的呢?一方面是市场的整个上限已经摸得到了,企业争不到增量后,开始进行残酷的存量博杀,最终剩下的一家或者几家全产业链头部企业达成联盟,以所谓“行规”的形式固定了利润以及限制了外来竞争者。失去了竞争的活力后,这样的企业一方面会在创新上很快变得暮气沉沉,另一方面所谓的大企业病又会让企业逐渐变成积病难返。而一但遇到技术革命浪潮,面对新生企业的活力,旧的头部企业往往会变得难以招架,如同朽木一样一触即溃。
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2000年以后我们逐步面对了全世界市场的蓝海,虽然有对方的技术壁垒,但国内也有全产业链以及劳动力价格优势,在当年自动化技术并不太成熟的情况下,从底部手工业开始卷起,通过发挥市场与规模优势,有步骤的攻克技术壁垒,从而慢慢向全球化顶部玩家进行爬升。此时的全球化竞争,对于世界所有的国家来讲都是有益的,但问题就在于技术与市场的蓝海已经逐步耗尽。在技术方面,所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已经被中国摘下了九成,剩下的都是西方压箱底的最后底牌,而在市场方面,一方面美欧开始树起关税壁垒,防止中国的产品挤占市场,同时又逼迫中国大量进口他们的商品以保持“贸易平衡”,这迫使中国部分放弃成熟市场,采取一带一路的方式自己创建并且培育新的市场。
面对中国这样强劲竞争对手,美欧等发达国家面临的是失去一切的威胁。当他们手中明牌都失效后,剩下的将会是撕毁所有的规则,降低所有的下限,目的是不死不休,这不是出给一些钱或让出一些利益就能够打发的。所以在没有取得最终胜利前,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妥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