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读孟子·卷五滕文公下(第十章)

(2018-02-01 21:42:29)
标签:

杂谈

第十章

匡章1曰:“陈仲子2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3,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4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5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6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7,下饮黄泉8。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9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10,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11禄万锺,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12,处于於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13曰:‘恶用是鶃鶃14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鶃鶃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注释】

1匡章:齐国将军,曾为齐威王将。齐宣王时曾统兵伐燕。

2陈仲子:齐国人,本来是贵族而坚决隐居者,也称“於陵子仲”。

3於(wū)陵:地名,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南。

4螬(cáo):蛴螬,金龟子的幼虫。

5将:取,这里指摘下来。

6巨擘(bò):大拇指,这里比喻杰出的人物。

7槁壤:瘠薄的土壤。

8黄泉:地下的泉水。

9 盗跖:春秋时期著名大盗,柳下惠的弟弟。

10辟纑:加工麻的劳动。绩麻练麻。

11盖(gě):地名,陈戴的采邑。

12辟:同避,躲避。

13频:皱眉。顣(cù):皱额。

14鶃鶃(yì yì):鹅的叫声。

【细读】

要吃人间烟火

在《战国策·齐策·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赵威后反问齐使时说的:“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这段话的大意说:“於陵的那个子仲还活着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在讲授这段文字时,我曾说过,多亏这位於陵子仲是在齐国,如果在赵国,就有生命危险了。这位於陵子仲便是孟子和匡章这段对话中的主人翁。

那么这里就有如何看待於陵子仲行为的问题。於陵子仲是齐国大贵族,其兄长是有采邑的大臣。他不肯过贵族生活,逃跑到於陵隐居起来。因为不肯吃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而差点饿死。当时人们对他的行为看法就不同。匡章是赞美的,很多人也都赞美。其实是对当时许多大贵族巧取豪夺,压榨盘剥百姓血汗的强烈反感的一种感情寄托。但是仔细分析,於陵子仲的这种行为严重脱离实际,不具备现实操作性,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百姓没有示范意义。所以赵威后严厉批评指责他。而孟子在这里实际也持批评意见。开头说是齐国人的“巨擘”,好像是赞美,但后面的话则是批评。那就是“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如果要做到他的节操,恐怕只有当蚯蚓了。只要享受人间烟火,就无法避免享用他人的劳动成果。《汉书·东方朔传》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道理是一样的。这样,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体会现实生活中人的常情,才可能提出对于现实生活以及现实人生的有价值的思想,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思想意识的正能量。儒家都是积极入世,积极担当社会正义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正才是士人应该有的态度。於陵子仲的生活态度和行为退一百步说也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因此,孟子的批评是很深刻的。最后一个细节很有意味。有人送给他哥哥一只活鹅,他说“哪里用得着这个‘鶃鶃’叫的玩意。”他妈妈把鹅杀了,他吃鹅肉很香。他哥哥从外面进来,告诉他说他吃的就是那个“鶃鶃”叫的鹅的肉。他就吐了。他哥哥好像是故意讽刺他的。可见此人确实没有什么可爱可敬之处。

N��z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