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读孟子·公孙丑上·第七章

(2018-01-13 07:59:08)
标签:

杂谈

第七章

孟子曰:“矢人1岂不仁于函人2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3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4!’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4,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注释】

       1矢人:制造箭的人。

       2函人:制造铠甲的人。

       3巫匠:巫医和造棺椁的木匠。

       4引文出自《论语·里仁》。

【细读】

最容易误读的地方

孟子在这里关于择术的说法最容易引起读者的误会,开篇说制造弓箭的人唯恐弓箭不能伤人,而制造铠甲的人唯恐人被伤害,巫师、医生和造棺材的木匠也如此。医生希望病人多,棺材铺老板希望死人多,所以“术不可不慎”,这里的术好像就是指上面提到的职业。接着引用孔子“里仁为美”的论述说明“择不处仁”的危害,“仁”才是人的安宅,已经把术暗转为思想方法和精神追求了。所以明确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仁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尊贵的爵位,是人之精神最安全最稳妥的住宅,没有人控制或驾驭你,而自己不追求仁,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不仁不智便肯定不知礼义,如此则一定会被他人所役使。如果被人役使而感觉耻辱,就好像制造弓箭的人以自己的职业为耻。如果认为这种职业为耻,就不如追求仁。最后的比喻才显示出孟子论述的关键意图:“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即如果有仁德的人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身体然后才发射,如果发射而没有射中,也不怨恨战胜自己的人,而是反身思考自己没有射中的原因。即不怨恨对方胜过自己,而是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这便是思想方法了。而孟子的术便是这种思想方法的意思。故与职业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什么职业都可以是仁者。因此,人不在于干什么,而在于干得怎么样。当官者如果贪墨同样耻辱,最基层的劳动者同样可以得到人们的尊敬,这便是孟子这里所说的“择术”,仁者做什么都是仁者。

恻�U�]�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