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56

(2017-04-09 19:35:58)
标签:

杂谈

​​

秦韬玉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说郃阳(今陕西合阳)人。累应进士不第。后从僖宗避乱蜀地,在宦官田令孜府中任幕僚。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擅长七律,音调和谐浏亮。《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256贫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

我是个生长在蓬门荜户中的穷家女孩,从未穿过绫罗的华服丽裳。想要托媒嫁人也是徒劳,只能背地里暗自心伤。全社会的人都追求富贵新潮,有谁能怜爱自己这样格调高雅的检朴梳妆?我敢自信地说,我有一手好针线活,十指非常灵巧,从不浓妆艳抹靠化妆来博得人们的欣赏。但我却年大不嫁,非常恼恨懊丧。虽然年年手压金线刺绣,却只是为他人缝制出嫁的衣裳。

【注释】

[蓬门]是蓬门中人的略语。以柴木为门,指贫穷人家。    [绮罗香]指富贵女子的衣饰。    [拟]打算,想要。    [风流]举止潇洒。    [高格调]气度胸襟超群。    [俭梳妆]俭朴的梳妆。    [压金线]用金线绣花,是刺绣的一种。

【评析】

这是一首比兴意义明显,颇为后人传诵的诗。全篇以未嫁贫女的独白,表现寒士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怅恨。社会中,重出身门第而不重实际才能,许多怀抱利器之才士因无权势者引荐难以登第,更难得要职而一展怀抱,只能忍气吞声沉迹下僚。每个朝代的末世尤其如此。秦韬玉生活在晚唐,科场黑暗,官场腐败,故有此深慨。

首联以自述口吻述说自己的身世。“蓬门”点明身分,扣紧题目的“贫女”,次句的“自伤”为全篇意脉的筋骨。颔联紧承“自伤”写来,侧重于客观方面。“谁”字直贯两句,表现清高自持的品格为急功近利的社会习尚所不容的可悲。颈联侧重于主观方面,表现贫女的自负。“不把双眉斗画长”,不只是说自己不迎合流俗以艳妆取媚于人,更深层的意义是说自己天生丽质,双眉本来就非常美,不用化妆便可貌盖群女。是极为自负的语气,需仔细品味。尾联结题,扣紧“自伤”二字。贫女虽貌美节高,却依然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是嫁不出去,只能年年为他人作嫁衣。“苦恨”二字语极沉痛。两句诗有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诗的意义得到升华,具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本诗的比兴意义很明显,写得很巧妙。拟托良媒寄托着贫士无人荐引的苦闷哀怨,“谁爱风流”两句是对整个社会重门第轻人品的谴责和抗议;“敢将十指”两句隐寓着寒士秀外慧中,超凡脱俗的孤高情怀,“为他人作嫁衣裳”则是久被压抑的封建文士的灵魂的呐喊和呼号,是饱含着血与泪的抗争与控诉。诚如俞陛云所说:“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诗境浅说》)

a���39�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