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字无咎,号南涧.许昌(今属河南)人。南渡后寓居上饶(今属江西),韩维四世孙。官至吏部尚书,有政绩。曾与张元干、张孝祥、范成大、陆游、辛弃疾等以词唱和。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
170六州歌头
韩元吉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依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译文】
春风特别注重情意,先把春光送给小桃花的花枝。红粉的花朵非常细腻,如同娇羞的美人,倚着朱红色的门扉。记得当年时,隐隐约约看见她新妆的粉面与黛眉。那里是临水的岸边,春光已经过半,天气格外温暖,转过斜桥,便是夹城的西畔。如茵的芳草十分柔软,我勒马走向垂柳纷披的渡口,马在春风中嘶鸣留连。我认得她那双美丽的秀眉,记得她那搽着薄粉的盈盈巧笑的脸蛋。我悄悄地去寻访她的家园,暗中偷偷看过她的绣帘,留下无限的怅恨和依恋。
【注释】
[跋马]勒马回转。
【评析】
本词别本题作“桃花”,当为咏桃花之作。但在对桃花的精致描绘中,插入一段自己香艳而哀怨的风流情事,将咏花与怀人结合起来。上片由桃花写到人面,下片再由人面写到桃花及花是人非的怅恨,情致缠绵婉曲。
开头描写春风骀荡,红桃初绽的景象,扣紧题面。“红粉腻”三句用拟人的手法,亦花亦人作为过渡。“记年时”属单字领起,引出以下对往事的回忆。“记”字直贯到下片的“怨春迟”。这段艳遇尚有一些曲折,“隐映新妆面”以下几句写邂逅美人时的情景,亦即在桃花盛开处与美人初见,“人面桃花相映红”。但只见面而未通情。男子便去寻访意中人,也只是“绣户曾窥,恨依依”而已。下片开头直接写两情款洽的情景,情节上有跳跃,可由读者去想象填充。“消瘦损”以下则写“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受。全词是咏物与咏怀结合体,是借物抒情,借物怀人。处处与桃花关合,处处借桃花生发,将咏物、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情致婉曲缠绵,语言妩媚秀丽。
ixed_sc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