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29

(2017-03-22 17:23:59)
标签:

杂谈

​​

229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译文】

今生真想不到又承领一次优宠的诏书,世事难料,只知以酒浇愁而学唱醉歌。江上月明,南飞的鸿雁又从这里过。淮南地区的树叶开始凋零,楚地的山峰特别多。且喜身在水滨近处,顾影自怜白发日多也无可奈何。我们三人都老态龙钟到了迟暮之年,二位还嘱咐我要小心人间的风波,真令我从心里感到愧怍。

【注释】

[江州]唐州名,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    [员外]员外郎之省称。唐尚书省六部各司主管为郎中。其次为员外郎。有时地方官也有员外设置,也可称员外郎。此处即指后者。    [优诏]此处指调动职务的诏书。    [胡雁]从北方飞来的鸿雁。    [淮南]九江汉初为淮南国。    [沧洲]水滨之地,占诗文中常指隐居者之所。    [龙钟]衰老貌。    [慎风波]谨慎宦海风波。

【评析】

刘长卿曾两度被贬。第一次是乾元初由苏州任所贬往南巴(今广东电白)。至德中入朝为监察御史。本诗当是此次从贬所归来途经江州时所作,故首句有“岂料承优诏”之语。

首联从分别写起,因“承优诏”故必须分别。“承优诏”,喻守真认为是指被贬,并说作者“以贬谪为幸”是其忠厚处。与诗意颇不合.与理亦未通。封建士大夫遭贬为常事,而被贬后再“承优诏”则不容易,故曰“岂料”。颔联写送别之地的景象。“月明”点时间为傍晚,“木落”点季节为秋天。“雁过”有声,“山多”有形,一向高处看,一往远处观,角度不一,形声兼备。视野开阔,意境苍凉,渲染离别的感伤气氛。颈联多解为将去之所,笔者认为是方离之地,意谓以前的寄身之处荒远僻静,宜于隐居,并未遭受困难,但却在那里空度韶年,如今已见白发矣。自然引出下文。尾联用“人共老”写入二员外,点明告别之意,并对老友的殷切关心表示感激之情。

本诗章法很细密,“首联直起,暗点重别的原由。颔联是写江州秋景,点送别。颈联是点贬所,作正反两层说,微写感慨。结联以‘人共老’点二员外,以互戒作结”(喻守真语)。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