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30望湘人
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译文】
宛啭的莺啼声传到我的枕畔,鲜花的香气轻轻飘进门帘。这美妙的声音,这淡淡的香气,却只能令我更加心烦。因为我不是在醉中苦熬,就是在梦中纠缠。醉酒作梦各占去我一半时间。鸳被上还有她熏的余香,令我非常爱怜。又惊骇为了她我会瘦得太快,不断地移动皮带的孔眼。连续多少次伤春,今年的春天又已迟晚。斑竹上湘妃的泪痕似乎未干,屈子曾佩过的幽兰香消翠减,湘地的天气湿润而又温暖。记得在清风明月的良辰,多次相约非烟似的美人,作为游赏玩乐的侣伴。
【注释】
[望湘人]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七字。
【评析】
本词是伤春怀人之作,上片由景生情。起三句以乐景反衬愁情,愈见其愁之深,统摄全篇,以下写湘天春愁。下片由情入景,以燕子双归而情人尚远在天涯作结。末句虽强作自我宽解之辞,貌似旷达,实质不过是含泪的强笑,更令人心酸。
上片开头三句起笔突兀,由外而内,由景入情,恍惚迷离,开篇已有哀感艳情。以“厌”字领起,下接四言对句,描绘室外春意盎然之美景,极细腻柔媚,且声味兼到,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第三句具体描写“厌”字之神理,或醉或梦,表现愁
情之深浓。“被惜”三句写室内景色,景中含情,暗示出醉梦的缘由。以“惜”字写睹物思人,以“惊”字写朝思暮想,形销骨立之憔悴。“泪竹”三句再由内而外,写目之所望。以斑竹之泪痕暗喻情人分别时之泪多,以佩兰香语暗喻自己之钟情,以晴暖的天气渲染往日的温情。歇拍两句点出昔日与情人屡次聚首幽会的情景。此二句平平叙来,若不经意,但因有前面的铺垫,故给人以痛心疾首之感。过片前三句承上启下,直抒胸臆。“认罗袜”以下五句,又是望中所见之眼前实景,表现盼望情人能乘舟前来的急切心情,况且这些景物又是昔日二人双双携手弄波之所,如今却景是人非,见不到心上人的倩影。这几句为倒卷之笔,文势腾挪夭矫,文心委婉曲折。结拍三句用加倍笔法,埋怨情人不通一点信息,“幸有”二字逆转,似有一点希望。“似曾相识”的双燕归来,似乎可以给人带点安慰,人有情,偏偏不解寄相思,燕无知,却依旧归来伴孤独。似自宽自解,仔细品味,却有无限凄凉和感伤。燕归而人远,燕双而人孤,愈显酸悲。感情上与起句的“厌”相呼应,针线甚为缜密。全词语言典雅华丽,结构动荡开合,十分严密。李攀龙评曰:“词虽婉丽,意实展转不尽,诵之隐隐如奏清庙朱弦,一唱三叹”(《草堂诗余隽》)
|�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