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93

(2016-12-11 20:25:57)
标签:

杂谈


193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译文】

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我们曾在共同的羁旅生涯中结下情缘。那时节,每当相逢便共同饮酒,归宿时又总是兴阑意酣。自从分手之后,便像两块浮云一般,各奔西东北南。逝去的光阴如同流水,不知不觉已是十年。今日见面,欢情笑语与当初并无两样,可惜的是我们的鬓发都已花白如斑。为什么我还不归去,却要在这淮水边上,满怀愁情去面对满是秋色的群山?

【注释】

[淮上]即今江苏淮阴一带。    [梁州]地名,唐时属山南西道,故治在今陕西南郑境内。    [浮云两句]浮云,比喻生活飘荡不定。流水,比喻时间迅速消逝。两句暗用苏武、李陵送别时互相以诗赠答之典。李陵诗有句:“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与苏武诗三首》)苏武诗有句曰:“俯视江投流,仰视浮云翔。”(《诗四首》)

【评析】

这首诗写在淮上偶遇昔日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诗用倒戟拖入之法,先从十年前客中聚首的情况写起,因见故人而思故情,十分自然。首句交代以前订交的地点,次句回忆当时友情的深厚。相逢即饮,常常扶醉而归,这是何等的欢洽款曲。用笔精练,表现力极强。颔联抒发分别时间太久,岁月蹉跎的感慨。“浮云”、“流水”巧用典故,表现人生易老,时光空逝的怅恨。颈联又回到现实,久别重逢,令人欣喜,旧情依旧,可见二人都是重感情之人,但相顾对视之间又不免十分感慨。二人都已不是当初那红光满面风流倜傥的青年了,而是均现老态,两鬓斑白了。两句诗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联以反诘作结,抒发思乡之念。细味此两句诗,当是诗人在滁州时所作。他在《登楼》诗中说;“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他于建中四年(783)夏出任滁州刺史,贞元元年(785)春被罢免,但留在滁州未走,直到秋天才得到朝命出任江州刺史。滁州正在淮水之南,故称“淮南守”,也可称淮上。如果此种推论不错,则此诗当作于公元784年或785年的秋天。

jgk1j20���j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