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77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译文】
山色迷濛,只能听到一阵阵愁猿的哀鸣。江水茫茫,急急奔流昼夜不停。秋风掠过两岸的树稍,声声入耳,明月笼罩傍江的孤舟,景色凄清。建德地面并非家乡故土,我更怀念远在扬州的故旧亲朋。只能把两行思念的热泪化作诗篇,向遥远的海西头的友人寄去我的深情。
【注释】
[桐庐江]浙江源出歙州.东流至建德而与兰溪汇合,北流经桐庐,称桐庐江,亦称桐江。
【评析】
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王孟并称,后人多认为二人风格相近。其实,多读细品,王维和孟浩然的诗在意境创造和情感倾向上有相当大的差异。王维早年进士及第,大半生在官场,虽也有不遇之感,但心情毕竟较平静,故诗风雍容和谐,有富贵气息。而孟浩然四十岁不第,终生布衣,必然有一种失落感,故其心情颓丧,诗的境界也就孤峭冷清,有很重的感伤情味。本诗便是著例。
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为了排遣苦闷,出游吴越,本诗即写在途中。他内心的忧愁烦恼是不难理解的。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这些带有凄迷孤寂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帐和孤独之感,又抒发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感情真挚。诗人感情如此凄恻,恐怕不仅仅是思乡和怀友,而是在特定背景下的特殊感受,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科场失意及仕途前程的渺茫。但诗人在诗中只字未提及这一层,这正是孟诗“淡”的一种表现。
本诗在结构上也值得注意。诗题是“宿桐陵江寄广陵旧游”,要写“宿”和“寄”两个内容,写不好容易前后分离,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作者在这方面处理得很巧妙,首句一“愁”字为全篇张本,第二句着一“急”字,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为尾联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根据,前后呼应。“孤舟”又为怀友作好铺垫,使后半首的抒情更加自然。全篇浑然天成,意境完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