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6菩萨蛮
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译文】
用高雅的古筝演奏哀怨的《湘江曲》,在悠扬的声声音符中,似乎看到湘江春水的碧波。纤细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随意弹拨,似乎将幽怨和怅恨尽情诉说。
【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三体,正体为双调四十四字。
【评析】
本词又见晏几道《小山词》中。全词集中描写席间弹筝女子的风采神韵及幽怨愁苦之情。上片以声传情,侧重写弹筝时的神态和音乐效果。下片以情写声,侧重写弹筝女的美貌与神情。
上片开头两句写由哀怨的曲调而想象到湘江之水的清澈,属于通感之法。《湘江曲》当是唐宋时期著名琴曲,当是与舜之二妃投湘水而死的典实有关的哀曲怨调。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清”的诗句,可为参考。“写”、“传”二字最为关键,写是表现景物的,传是传达感情的。由写到传,暗示出演奏的过程及兼顾客观主观的两个场面,笔法细密。下片侧重写情态,媚眼缓移,写其弹奏时凝神专注的神情。结尾两句写因演奏而更动真情,双眉微蹙,含情脉脉,以外在之神态传内在之深情,意态凄婉,精致蕴藉,沈际飞评曰;“断肠二句俊极,与‘一一春莺语’媲美”(《草堂诗余正集》)。
7醉垂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