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钱霖
钱霖,字子云,生卒年不详,松江(今属上海)人。天历、至顺年间,出家为道士,更名抱素,号素庵。晚年迁居嘉兴,在鸳湖之上筑室而居,名其室曰“藏六窝”,因又自号泰窝道人。曾与邵亨贞、杨维桢等交游。明初曾应征至南京。散曲今存小令四首,套数一首。曾集诸公之作为《江湖清思集》。著有词集《渔樵谱》,今皆佚。
252【双调·清江引】
钱霖
恩情已随纨扇歇①,攒到愁时节②。梧桐一叶秋③,砧杵千家月④,多的是几声儿檐外铁⑤。
【注释】
【译文】
【评析】
“梧桐一叶秋,砧杵千家月,多的是几声儿檐外铁。”前两句对仗工稳,又是化用前人著名词语或者意境而来,很有表现力。《淮南子·说山》:“以小见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太平御览》卷二十四引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便是“梧桐一叶秋”的出处。“砧杵千家月”当是从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诗句中化出,但都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而不生硬。这三句以景托情,曲折地表现出女子在漫漫秋夜中苦苦相思的情景。那风吹檐间铁马的声响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听得到,也只有失眠的人才能听得到,故尾句所写在时间上是承接上句而来,两句间并非并列关系。因为当月下千家砧杵声的时候,是不能听到风吹檐马所发出的声响的。这样,更准确地表现出女子彻夜不寐的情形,抒情更含蓄委婉。
�l�M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