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二、 迷人的双陆
双陆也叫 “双六” , 陆本来就是 “六” 的大写。 “双陆者, 投琼以行十二棋,
各行六棋, 故谓之双陆。 ” (《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八胡三省注)《说郛》卷五 “谈
选” 中说: “尝考其技, 凡白、 黑各用六子, 乃今人所谓六甲是也。何以知其
然, 昔人有对曰: ‘三个半升升半酒, 两行双陆陆双棋’ 即是。 ” 看来, 双陆属于
棋类, 两人对弈, 每人六个棋子, 两个色子, 按掷色子的点数走棋。或以点数
之大小决定谁先走, 或按点数多少便走几步棋。此类游戏男女皆宜, 唐中宗
时, “上使韦后与三思双陆, 而上居旁, 为之点筹。 ” (《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八)
可知宫中亦盛行此戏。唐代人有迷恋双陆者, 有人视之为生命,《朝野佥载》
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156
隋唐生活掠影 第166页 共248页 C M Y K 2016-06-20 15:45:19
从杜甫玩樗蒲说到唐代赌博
咸亨中, 贝州潘彦。好双陆。每有所诣, 局不离身。曾泛海, 遇风船破,
彦右手挟一板, 左手抱双陆局, 口衔双陆骰子。二日一夜, 至岸, 两手见骨,
局终不舍, 骰子亦在口。(《说库》上册)
无论走到哪里, 身上都要带着双陆的全部用具。乘船过海也携带此物,
翻船掉进大海也不肯丢, 左手抱棋盘, 口里含色子, 右手抱一快木板。两昼
夜不肯丢掉, 确是地地道道的棋迷。
唐人朱湾有《咏双陆骰子》诗曰: “采采应缘白, 钻心不为名。掌中犹可
重, 手下莫言轻。有对唯求敌, 无私直任争。君看一掷后, 当取擅场声。 ”
(《全唐诗》卷三百零六)专咏骰子的形制与作用。
三、 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长行
在双陆的基础上, 唐代人又发明一种叫 “长行” 的博戏。有则材料对这
一问题说得挺明白:
今之博戏, 长行最盛, 其具有局有子。黑黄各十有五, 掷采子头有二。
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天后梦双陆不胜, 狄公言宫中无子是也。后人
新意, 长行出焉。又有 “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 之名, 然无如长
行……王公大臣, 颇或耽玩, 至于废庆吊, 忘寝食, 闾里用之, 于是强名争胜,
谓之撩零; 假借分画, 谓之囊家。囊家什一而取, 谓之子头。有通宵而战者,
有破产而输者。……贞元中董叔儒进博局, 并经一卷, 颇有新意, 不行于
世。(《唐语林》卷八 “补遗” ,《说库》上册)
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信息: 第一, 武则天好玩双陆, 以至于做
梦都在玩, 不胜还感到不舒服, 询问大臣狄仁杰, 狄仁杰借机进谏, 说 “宫中
无子” , 谐音双关说皇宫中没有儿子, 因当时唐中宗皇帝还被贬谪在外。武
则天的一个梦, 狄仁杰的一番话, 才使唐中宗从外地调回京师, 为以后的复
辟奠定了基础。看来, 武则天爱双陆对国家社稷还有利了。但这一切都是
偶然的, 而偶然又存在于必然中。
第二, 双陆被发展成 “长行” 的这种游戏, 是经过一些加工改造的, 最后
157
隋唐生活掠影 第167页 共248页 C M Y K 2016-06-20 15:45:19
隋唐生活掠影
正式成为长行, 从而大盛, 王公大臣为之忘了礼数, 连红白事情都忘记了。
百姓也迷恋之, 竟出现了 “撩零” 和 “子头” 的现象, 值得重视。 “撩零” 是什么
意思不敢断定, 可能是跟局的, 即旁观者看准哪一方可能是赢家, 便跟在后
面下注, 可以押其零头, 或几分之一, 输赢随之, 其实是也参与其中了。 “囊
家” 的意思很明白, 可以确定就是后世放局的东家。东家为赌博者提供赌
具、 房间和其他必须的设备, 如晚上还要提供蜡烛等, 然后从赢家抽取十分
之一钱, 唐代叫 “子头” ,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我国农村还可经常看到这种情
况, 但不叫 “子头” , 而叫 “抽红” 。规矩是赢家付给。这种赌博分庄家和押
家, 庄家只是一人或一家, 押家起码是三家, 如有跟庄或跟押者则多寡不
限。可见, 设局抽红的始作俑者也是唐人。唐代真不愧是个伟大的时代。
从长行的名称、 子数及迷人的程度又产生一些联想, 我觉得现代的 “天
九牌” 当是从长行发展来的。长行的 “长” 字当读为 “zhǎng” 音, 即以点大为长
为赢的意思。 “天九” 玩法的重要一点就是以点大为赢, 点数相同庄家赢。俗
语中 “压你半个点” 的话其实就是从天九牌的赌博术语中产生的。又, 长行
共三十子, 而天九牌则三十二张牌, 只差二个。这种玩艺确实可以使着迷者
通宵达旦, 也有的破产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