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67

(2016-10-05 06:50:09)
标签:

杂谈

167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的准确位置,步行几里路走进云雾燎绕的山峰。古木参天,小径之上没有人行。我正在惶惑之时,从山深之处传来了钟声。泉水流在高高的岩石之下,发出滞涩幽咽之音;日光照在苍松之上,显得更加冷清。薄暮降临,在潭水弯曲的地方,空寂幽静,一位僧人正在参禅入定,他要控制住欲望这条毒龙。

【注释】

[香积寺]佛寺名。《长安志》十二:“长安县:开利寺在县南三十里皇甫村,唐香积寺也。永隆二年(681)建,皇朝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    [安禅]僧人坐禅时心神晏然入定的状态。    [毒龙]《涅槃经》云:“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又,毒龙比喻人们的欲念。

【评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深处的古寺清幽静谧氛围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向往恬淡宁静的生活情趣,尤可显示出杰出的诗才及诗中的禅趣。

前四句写寻访香积寺一路上的情景。“不知”和“何处钟”相呼应,突出了古刹的僻静幽深。钟声如空谷足音,生动传神,令人神往。“泉声”两句尤见炼字之功,尤其是“咽”、“冷”二字,神韵飞动,精妙绝伦。二字在语法上起粘接名词构成句子的作用。在意义上起丰富形象,烘托意境,表现情趣的作用。清代学者赵殿成评日:“泉声二字,深山恒迹,每每如此。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着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矣”。(《王右丞集笺注》)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张岱在《琅嬛文集》中对这二字的功用作了更确切的评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句,‘泉声’‘危石’、‘日色’、‘青松’皆可描摹,而‘咽’字‘冷’字绝难画出。故诗以空灵,才为妙诗。”两段文字均是行家里手之言,我们从中可以悟出如何炼字及怎样理解诗眼的道理。

关于王维诗中的禅趣,即王维诗受佛教影响的问题,前人理解各异,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确有禅趣,本诗便是例证。前六句所写景色,清幽宁静,和谐冷清,绝无人间烟火味,这正是佛教掸宗追求的境界。尾联明确写到“安禅制毒龙”的景色,无论是眼前实景还是想象之景,都说明王维对禅定境界的理解和向往,也说明其山水田园诗确实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