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二、 隋炀帝时的元宵节
从上面所引的文字来看, 元宵节的夜晚在隋朝以前就已经相当热闹了。
柳彧上奏章的目的是想要取消这一习俗, 客观上却为我们了解当时的风情
提供了最翔实的材料。他建议取消这一习俗的意见虽然得到批准, 但在现
实中并没有成功。这一习俗不但没有消失, 反而还变本加厉起来。
到隋炀帝大业年间, 元宵节的狂欢活动有所升级, 由夜晚的狂欢发展
到白昼, 白天也上演歌舞戏剧及各种杂技, 非常热闹。据《通典》卷一百四
十六载:
隋炀帝大业二年以后, “每岁正月, 万国来朝, 留至十五日, 于端门外, 建
国门内, 绵亘八里, 列为戏场, 百官起棚夹路, 从昏达曙, 以纵观之, 至晦而
罢。伎人皆衣锦绣缯彩。其歌者多为妇人服, 鸣环佩, 饰以花髦者, 殆三万
人……于天津街盛陈百戏, 自海内凡有伎艺, 无不总萃……弹弦擫管以上,
万八千人。大列炬火, 光烛天地, 百戏之盛, 振古无比, 自是每年以为常焉。 ”
由此可知, 到隋朝时, 在观花灯的同时又增加了各种戏剧杂耍表演。既
然是百戏, 戏曲品种当然非常丰富, 可谓五花八门, 无所不有。有几万人参
加, 可见狂欢的规模之盛。
从隋炀帝自己写的诗也可看出隋朝时元宵节盛况的一斑, 他在《正月十
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中说: “法轮天上转, 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
117
隋唐生活掠影 第127页 共248页 C M Y K 2016-06-20 15:45:10
隋唐生活掠影
照, 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 春风含夜梅。幡动黄金地, 钟发琉璃台。 ” ❶
通衢就是大街, 朝廷在大街上设置各种彩灯, 整个京城热闹非常, 连皇
帝都亲自登上南面的城楼观看, 热烈的场面可想而知。从 “法轮” 和 “梵声”
等词语来看, 此时元宵节逛花灯与佛教活动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
三、 唐代元宵节的再度繁盛
到了唐代, 随着国力的强盛和百姓生活的富庶, 元宵节的繁盛热闹也达
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狂欢有增无减, 而且向朝廷和地方政府有组织发展。
我们来看两个特写镜头吧。
据《朝野佥载》卷三说:
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 十六夜, 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 衣
以锦绮, 饰以金玉, 燃五万盏灯, 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 衣罗绮, 曳锦绣, 耀
珠翠, 施香粉。一花冠, 一巾披皆万钱, 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
万年少女妇千余人, 衣服、 花钗、 媚子亦称是, 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 欢乐之
极, 未始有之。(《说库》上册)
安福门在宫城和皇城东城墙中间, 在长安偏东的繁华地区。朝廷在那里
安装一个高二十丈的灯轮, 看起来是个高大的环形彩灯建筑物。二十丈有
二十几层楼高, 如此庞大的建筑再装点上五颜六色的彩灯, 真是壮观漂亮极
了。在这个主体建筑物上, 再装扮上锦绣, 点缀上珠宝金玉, 安装并点燃五
万盏灯, 那还不会把整个长安照耀得如同白昼吗?
在这个庞大的灯山下面, 便是欢乐歌舞的人群——全是打扮得花枝招展
的俏丽佳人。这些美人分为两类。一千多宫女是由皇宫中的女性挑选出来
的。她们都穿着绫罗绸缎的漂亮衣服, 拖着长长的彩裙, 满头珠光宝翠, 闪
闪发光, 身上撒满香粉, 香味弥漫。一个花冠, 一个披肩都极其昂贵, 价值万
钱。装束每一个歌伎舞伎都要花费三百贯。一贯就是一千钱, 三百贯就是
三十万, 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可见这种欢乐要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另一
❶逯钦立辑校:《先秦寒魏晋南北朝诗》, 中华书局版下册, 第 2671 页.
118
隋唐生活掠影 第128页 共248页 C M Y K 2016-06-20 15:45:10
隋唐元宵节风俗简说
类是从长安县和万年县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妙龄少女或俏丽少妇, 也是一
千多人。她们的服饰与那些宫女一样。这些人在那个高大壮观的花灯下踏
歌跳舞狂欢, 连续三天三夜。
长 安 和 万 年 是 京 师 市 区 内 的 两 个 县 , 相 当 于 我 们 现 在 大 都 市 中 的
“区” , 与郊区的县不同。看来这次元宵节大狂欢是由朝廷和京兆府联合出
资举行的。
安福门是中心, 其他地方也有歌舞表演等节目。在这三天里, 一切禁令
都取消了。在平时, 京师中实行严格的 “宵禁” 制。在《唐律疏议》中有明确
规定: “五更三筹, 顺天门击鼓, 听人行。昼漏尽, 顺天门击鼓四百棰讫, 闭
门。后更击六百棰, 坊门皆闭, 禁人行。违者, 笞二十。 ” 在闭门鼓后到开门
鼓前的这段时间里, 人们不准出门, 不准在大街上出现。
这里的门指公共场所的门, 即宫门、 坊门。坊类似现在的街道或小区,
但比街道和小区要大, 是纵横街路分割
成的方形区域, 而且还是都市中的基层
地方组织。这样, 平时严格宵禁, 只有这
三天可以尽情狂欢, 所有的城门坊门全
都敞开, 政府又出钱组织人们进行盛大
的庆祝联欢, 而且皇亲国戚及文武百官
也都加入到狂欢的队伍中, 有时甚至皇
帝和皇后也来与民同乐, 怎能不热闹非
常呢?但这样确实也出现过问题, 唐中
宗的时候, 放出几千宫女观灯, 结果一些
宫女借机逃跑了, 去寻求崭新自由的生
活去了。
再让我们看一看唐诗中表现元宵节
的精品吧, 我们更可以感受到那种热烈
而火爆的气氛。初唐的苏味道《正月十
五日》诗曰: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119
隋唐生活掠影 第129页 共248页 C M Y K 2016-06-20 15:45:10
隋唐生活掠影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穠李, 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
相催。 ” 可知游览的人还有一定数量是骑马的。状元出身的崔液连续写了三
首《夜游诗》, 可看作是一组元宵节风俗图。其一曰: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
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 写取消禁夜的情形。其
二曰: “神灯佛火百轮张, 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闻金口说, 空中似散玉毫
光。 ” 看来狂欢的中心部位的花灯是用佛教色彩装饰的, 极其豪华。其三曰:
“金勒银鞍控紫骝, 玉轮朱幰驾青牛。骖 始散东城曲, 倏忽还来南陌头。 ”
不但有马车, 而且还有牛车, 东城的狂欢高潮刚刚结束, 于是便往南去, 南陌
的狂欢又达到了高潮, 在那里又遇到了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