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二、 失意者的悲哀与哭声
放榜这一天, 张贴榜文的墙前人山人海, 哭的、 笑的、 傻的、 闹的、 发疯
的、 兴奋的、 悲哀的、 喊的、 叫的, 什么表情、 什么反应的都有。悲剧和喜剧都
在这里发生, 所有来看榜的举子都是最本色的演员。晚唐诗人徐夤《放榜
日》诗道: “喧喧车马欲朝天, 人探东堂榜已悬……花浮酒影丹霞烂, 日照衫
光瑞色鲜。十二街前楼阁上, 卷帘谁不看神仙。 ” (《全唐诗》卷七百零九)写
出了发榜那天的热闹情景。
金榜上有名的举子自然是喜剧, 放在后文再说, 先说一说落第举子的情
况。一年的企盼, 一年的艰辛, 在这一霎那都成为泡影, 谁能不辛酸?有的
举子哭了, 哭得好伤心, 而且还毫不避讳地写进诗里: “落第逢人痛哭初, 平
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 泪血滴来千里书。 ” (赵嘏《下第后上李中
丞》)从诗题可知, 赵嘏是在当过一段幕僚后来考试的, 年龄不小了。流泪
居然带血, 虽不免有夸张的成分, 但其伤心到极点也是可以想象的。回到
自己的住处, 赵嘏又写《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其二云: “玄发愁鬓忽似
翁, 暖尘寒士共东风。公卿门户不知处, 立马九衢春影中。 ” 茫然而不知何去
何从的形象立在我们的面前, 下一步还去拜访哪位公卿呢?就连我们都感
到茫然。
已经 40 多岁才参加考试的中唐诗人孟郊落第的滋味更可想而知了, 其
《落第》诗道: “晓月难为光, 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 岂见叶上霜。雕鹗失
势病, 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 情如刀刃伤。 ” ❶心情不好, 月亮也不亮, 春
天的景色也不美, 只觉得心好象被刀刃刺伤一样的痛。这便是当时心情的
真切表白。第二次落第的打击更大,《再下第》道: “一夕九起嗟, 梦短不到
家。两度长安陌, 空将泪见花。 ” ❷一夜多次起来叹息, 不能入睡, 当然也就无
❶华忱之:《孟东野诗集》卷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第 52 页.
❷华忱之:《孟东野诗集》卷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第 55 页.
097
隋唐生活掠影 第107页 共248页 C M Y K 2016-06-20 15:45:06
隋唐生活掠影
法入梦, 故也无法在梦境中回家看看。看起来是够凄惨的。
孟郊才两次落榜, 还不算惨的。晚唐的张蠙《下第述怀》诗曰: “十载长
安迹未安, 杏花还是看人看。名从近事方知险, 诗到穷玄更知难。世薄不惭
云路晚, 家贫唯怯草堂寒。如何直道为身累, 坐月眠霜思枉干。 ” ❶十年求举,
年年只能看别人去观花赴宴, 就是没有自己的份。十年时间对于人生来说
可谓漫长矣, 如果再加上来长安前的十年寒窗, 可就是二十年了!后来, 张
蠙终于在唐昭宗乾宁二年(895 年)进士及第, 算是得到一点补偿。还有比张
蠙更惨的人。
《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七载: 李敏求参加进士考试十多年, 始终不能得
第。海内无家, 孤身一人, 没有兄弟姐妹, 形影相吊, 一贫如洗。太和初年,
住在长安一个破旧的小旅店中。落第后, 一个人坐在旅店的破床上发愁,
越想心中越没缝隙, 憋屈得不行, 忽然觉得身心相离, 灵魂忽忽悠悠飘走
了。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有人点拨他, 告诉他此路不通, 待醒来, 原是南
柯一梦, 于是便彻底放弃科举之路。其后活得还很好, 成了一个富翁。(作者
按: 原文是他的灵魂到冥间, 遇到好友, 让他看履历薄的相关内容, 然后将其
送回。)
李敏求梦醒之后就换了个活法, 看来, 人是不该一条道走到黑, 就应该
像晋代的阮籍那样, 没有路可走时, 大哭一场, 然后再把人生的车拉回来。
但到什么情况才算没路呢?这是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如果能知道肯定考
不上, 恐怕最开始也不会去找这个苦恼。
李敏求还不算最惨的, 因为他晚年还过上了几年好日子。晚唐的举子孙
定连一天好日子也没过上。《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载: 孙定连续投考多年, 就
是不中。他的一个堂弟孙储学问不及他, 但长得很帅, 仪表堂堂, 初次应举,
来征求他的意见。他说: “你仪表堂堂, 一个好将军的材料, 何必非要以科第
为进身之途呢? ” 其实, 他的话里满含辛酸, 并不一定有别的意味, 可他的弟
弟以为意在讽刺, 便产生了不满情绪。当年孙储却考上了。因有上面的对
话, 孙储从不向人说他们的关系, 更不可能帮助孙定。
❶《全唐诗》, 上海古籍版下册, 第 1772 页。.
098
隋唐生活掠影 第108页 共248页 C M Y K 2016-06-20 15:45:06
榜上榜下的悲喜剧
直到景福二年(893 年), 孙定依旧困于场屋。此次下第, 孙定自京师开
远门出城, 临行醉中写诗给孙储说: “行行血泪洒尘襟, 事逐东流渭水深。秋
跨蹇驴风尚紧, 静投孤店日初沉。一枝犹挂东堂梦, 千里空驰北巷心。明月
悲歌又前去, 满城烟树噪春禽。 ” 孙定晚年丧失人生乐趣, 寄情于酒杯, 一事
无成而终。尝作诗歌千余首, 多在战乱中散失, 只有此诗传世。而孙储并不
见有传世诗篇, 可能其才学确实不及孙定, 然而孙定就是不能及第, 岂不令
英雄气短!
当然, 落第者也有不服气不认输的, 元和十三年(818 年)落第的举子陈
标在《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诗道: “春官南院粉墙东, 地色初分月色红。
文字一千重马拥, 喜欢三十二人同。眼看鱼变辞凡水, 心逐莺飞出瑞风。
莫怪云泥从此别, 总会惆怅去年中。 ” (《全唐诗》卷五百零八)意谓众位老兄
不要以为我们从此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要知道你们去年的这个时候还
不是和我一样, 看着别人得意吗!也许有一天, 我也金榜题名, 我们不又一
样了吗?果然, 四年后的长庆二年(822 年), 陈标真的实现了理想, 也使自
己的大名堂而皇之地书写在金榜上, 也得意风光了一把。(参见《唐诗纪事》
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