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175

(2016-09-13 16:36:41)
标签:

杂谈

175【正宫·叨叨令】悲秋

周文质

叮叮当当铁马儿①乞留玎琅②闹, 啾啾唧唧促织儿③依柔依然④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留⑤哨,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刺⑥落。睡不著也末哥⑦,睡不著也末哥,孤孤零零单枕上迷颩模登⑧靠。

【注释】

       ①铁马:即屋檐上挂的风铃。 ②乞留玎琅:口语化的象声词。 ③促织:蟋蟀别名。 ④依柔依然:口语化象声词。 ⑤淅零淅留:口语化的象声词。 ⑥失流疏刺:口语化的象声词。 ⑦也末哥:衬字,无实义。 ⑧迷颩模登:口语化形容词,无精打采,迷迷糊糊貌。

【译文】

       叮叮当当的铁马声叮呤当啷一个劲儿地闹,唧唧咕咕的蟋蟀凄凄凉凉地叫,点点滴滴的细雨就稀里哗啦地往门窗上哨,飘飘杨扬的梧桐树叶就一个劲刷拉刷拉地掉。实在是睡不着啊!实在是睡不着啊!一个人孤孤零零在单人枕头上懵懵懂懂迷迷瞪瞪地连委带靠。

【评析】

聆听秋声而悲时节之摇落,孤枕难眠叹人生之苦短,反映离群索居时的普遍哀愁,是古典诗词曲中最常见的主题,也是人生最常遇到的情怀。这首小令如题“悲秋”,便是抒发悲秋主题的。开头四句对于秋声的选择都具有典型性。“叮叮当当铁马儿乞留玎琅闹”写风吹铁马发出的声音,是很刺激失眠人神经的,当年唐明皇在安史乱中入蜀,唐代这种声音便肝肠寸断,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诗句,后来的词牌[雨霖铃]也起源于此。“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写蟋蟀哀鸣的声音,也是古代典型的悲秋之音,甚至在《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对于蟋蟀声音的描写。“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留哨”的“哨”字应该是“潲”,即风吹雨点斜打门窗之声。“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刺落”写梧桐树叶飘落之声,树叶飘零乃衰飒之景,都是极其细微的声音,而抒情主人公却都听得清清楚楚,可见其清醒的程度。“睡不著也末哥,睡不著也末哥”两句重复抒发焦虑的感叹,写出其辗转反侧,反复呻吟的内心痛苦。“孤孤零零单枕上迷颩模登靠”则表现其孤独凄凉、迷惘困倦的神态。全篇以叠字和象声词为主,造成一种音韵流畅,意境鲜明,有声有色有神情的意境。而且句法生动活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aK�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