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28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译文】
我这个少陵的野老忍不住悲声哭泣,在春日里偷偷地来到曲江的隐僻之地。曲江两岸的楼台宫殿千门尽上锁,那细细的柳枝与新生的嫩蒲又在为谁而吐绿?往昔皇帝车驾到南苑,苑中万物精神抖擞光灿烂。昭阳殿里受帝恩宠绝代第一人,同车随驾侍奉君王在身边。车前女官威风凛凛佩弓箭,座下洁白宝马衔着金勒气不凡。那女官翻身仰面朝天射一箭,一箭射中双鸟一齐落眼前。如今那位明眸皓齿佳人在哪里?血污的游魂到处游荡无归宿。清澈的渭水东流剑阁巍巍何艰险,一远去一深埋两处渺茫彼此无消息。人有情感眼泪难抑沾衣襟,江水江花没有感情照常开放照样新。黄昏来临叛军满城调动起土尘,我黯然神伤心不在焉要回城南却糊里糊涂向北行。
【注释l
[少陵野老]杜甫自称。少陵是汉宣帝许后的陵墓,杜甫曾在其附近住过,故自谓。
【评析】
安史乱中,杜甫携家逃亡到鄜州羌村,稍做安顿后只身投奔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捉获,遣送长安。由于叛军不认识杜甫,不知他是官员。因此杜甫尚未完全失去自由,可以在城中走动,故能“春望”,也能去“哀江头”。本诗通过曲江池昔盛今衰的强烈对比,哀叹国家的残破衰败,抒发悲恸欲绝的爱国之情。
诗分三层。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叙事兼写景,语言沉郁,感情压抑。往日繁华喧嚣的曲江池如今已经无人,诗人才可以一个人悄悄来到这里找个僻静地方回忆往事。“江头宫殿锁千门”一句把曲江萧条冷落的景色表现很充分。“忆昔霓旌下南苑”到“一箭正坠双飞翼”八句为第二层,描写乱前曲江池的繁华景象。集中笔墨刻画唐明皇和杨贵妃同游时的热烈场景。为最后一层作铺垫。“明眸皓齿今何在”到最后八句是第三层,归结到“哀”的主题和具体内容上,用杨玉环之惨死代表国家的残破不堪和政治的动荡。皇帝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生离死别,其他还用说吗?最后两句写伤心之致,竟到精神恍惚的程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