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三十八章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馀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馀岁。若伊尹、莱朱1,则见而知之。若文王,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馀岁,若大公望、散宜生2,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馀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注释】
【细读】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本章是全部《孟子》的最后一章,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感觉到孟子在编完本章后那深邃的眼神和深深叹气的气息。他把一生要表达的话非常委婉地在这最后的文字中说出来。虽然不直接,但我们依旧可以感受体悟出来。前面几句是通过历史事实证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结论。这是已经过去的历史,是可以说明问题的。“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馀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意思是说:“自从孔子以来到今天,才一百多年。距离圣人的时代象这样并不遥远,而距离圣人的家乡又如此之近,如果没有继承圣人之道的,那么可怕就真的没有了吧?”其实就是孟子自指,他距离孔子的时代一百多年,距离孔子的家乡只有几十里地,太近了,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还有从学术传承上,他孟轲都是孔子最好的继承人。如果他不是,或者说他不够格,那可能就真的没有了。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的隔代传人,子思是曾子的弟子,曾子是孔子的弟子,这样看来,孟子便是孔子嫡传的后代门生了。而且孟子一直以私淑孔子自诩,故他把自己看成是孔子的真正嫡传的后学,甚至认为自己是孔子的真正传人。但他并没有以圣人自诩,因为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由尧舜到商汤,由商汤到文王,由文王到孔子各间隔五百年,而孔子死后才一百多年,圣人还不应该出现。所以孟子没有自诩为圣人的意思,但他把自己作为孔子继承人的意思却是很明显的。这种地位他确实得到了,“亚圣”的名衔非孟子莫属。明哉孟子!伟哉孟子!贤哉孟子!圣哉孟子!
{gl�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