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131

(2016-07-31 21:46:49)
标签:

杂谈

131【双调·折桂令】诸葛武侯

鲜于必仁

草庐当日楼桑①。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②;八阵图成③,三分国峙④,万古鹰扬⑤。出师表⑥谋谟庙堂,梁甫吟⑦感叹岩廊。成败难量,五丈⑧秋风,落日苍茫。

【注释】

①楼桑:古代地名,在今河北涿县,刘备所居故里东南有大桑树,高五丈馀,远望如小车盖,刘备幼时与小朋友常在树下玩耍。后因称为楼桑里。 ②龙卧南阳:诸葛亮有卧龙先生之称呼。 ③八阵图:诸葛亮会摆八阵图。 ④三分国:诸葛亮未出山时在隆中便预测出天下三分之势。 ⑤鹰扬:鹰之奋扬。比喻威武或大展雄才。《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⑥出师表:诸葛亮有前后《出师表》,表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 ⑦梁甫吟:诸葛亮好吟诵的乐府诗。 ⑧五丈:指五丈原,诸葛亮死在此处。

【译文】

       诸葛亮当年在草庐里躬耕之时,刘备刚刚离开楼桑。任凭刘备在中原鏖战,诸葛亮却高卧南阳。等到诸葛亮研究成功八卦阵图,恰巧三顾茅庐的刘备来访,三国鼎足而立的局面立即出现,诸葛亮大展宏图而成就的功业万古传扬。《出师表》把老臣的忠心都献给国家和朝堂,《梁甫吟》把人生的概叹都留给林泉和亭廊。成功和失败难以估量,五丈原秋风瑟瑟,落日的余晖一片苍茫。

【评析】

       鲜于必仁的[折桂令]中共有七首是咏叹历史人物的,这七人是严子陵、诸葛亮、杜甫、李白、韩愈、陶渊明、苏东坡,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本书选三人进行译注评,这就是诸葛亮、韩愈和苏东坡。

       本曲是咏叹诸葛亮的。“草庐当日楼桑”一句有很大的跳跃,一般不太容易读明白。草庐指诸葛亮,应该没有问题。而“楼桑”是代指刘备,参照注释也没有问题,但为什么说“当日”,就是说这两个人同一时代,否则诸葛亮的命运不会如此。因此第一句话实际是点出两个人。“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接着的两句便分别说这两个人,刘备是武将,正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而诸葛亮依旧在南阳高卧。“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三句省略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而直接表现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八阵图”表现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三分国峙”表现诸葛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预测能力。“万古鹰扬”则赞美诸葛亮的功业万古不朽,是极高度的评价。“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两句则从两个角度赞美诸葛亮的才学。《出师表》为诸葛亮赢得极高的名誉,就因为这么一篇应用文使诸葛亮在诸多文学史上都有名字,众多文选都将其选入,后世许多文学家的诗文都提及他。而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梁甫吟》则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就因为诸葛亮好吟,使其地位大为提升。“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最后三句对于诸葛亮北伐没有最后成功而死在五丈原表示遗憾。与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情相通。全篇用极其洗练的笔墨勾勒出诸葛亮一生的人生轨迹和伟大的功业,很值得品味。

h:' e}�3�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