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8

(2016-05-28 08:55:09)
标签:

杂谈

28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译文】

你从东方来到这里,衣服上还沾着灞陵的春雨。问你为何事而来到这里,你说为采伐山上的树木而前来购买一把斧子。如今那百花正在繁盛地开放,小燕飞来飞去忙碌着喂养新孵化的燕雏。刚刚离别又到了春天,咱们俩的鬓角上的白发又多了几缕。

【注释】

[冯著]中唐诗人,韦应物的朋友。    [客]指冯著。    [灞陵]古地名,在长安东。因汉文帝葬此.故得名。唐时为著名隐逸之地。    [采山]采伐山上的林木,此借指隐居生活。    [冥冥]此指花簇云集,色泽厚重幽暗。    [飏飏]轻快飞翔的样子。    [燕新乳]指燕子父母正在哺育新燕。    [昨别]指过去分别。    [鬓丝]指两鬓白发。

【评析】

唐代自从李林甫执政后,政治逐渐黑暗。安史之乱后更是江山日下,许多德才兼备之贤士报国无门,抑郁困顿。从韦应物诗以及同时其他诗人的作品来看,冯著是一位才德兼备的贤士。但终生不遇,先后应广州刺史李勉之邀入幕为录事,卢纶、李端推举为著作郎及洛阳县尉等,始终沉沦下僚,未能伸展才志。韦应物有四首诗赠给他,可见对与他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韦应物于大历四年到十三年在长安,冯著则在大历四年离开长安到广州,十二年返回长安。从全诗语气和“昨别”两句体会,本诗当作于大历十二年(781),冯著从广州回到长安之后。冯著广州十年,仍未谋得一官半职,其黯然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韦应物题诗相赠,在深表慰问和同情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前两句用“衣上灞陵雨”委婉表达友人因仕途落拓,已与那些隐逸之士一样。这里的“灞陵”非实指,是借隐士居所表达遁世之情。灞陵在长安东郊山区,是长安附近著名隐士居所,东汉著名高士梁鸿,卖药的韩康都曾经在此隐居遁世。因此前两句带有调侃的口吻,说老朋友有隐士风度。接着两句用问答方式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判断正确。因为冯著来长安是购买斧子以进山砍柴伐薪。“采山因买斧”属于倒装,是因为要进山采伐所以来买斧子等工具。在官场挣扎十多年,最后却落这么个结局,是很悲哀的。但诗人马上把语气一转,写春天山中的美景,“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色彩浓重簇簇盛开的鲜花,忙碌哺育幼雏翩翩飞舞的小燕,该是多么赏心悦目的情景,那美丽的山光水色,那新鲜润泽的空气,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又是多么难得的地方?最后两句说:“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从以前咱们分别,看我们都老许多,两鬓都增加几缕白丝,人生苦短,就不必郁闷惆怅了。隐居不也很好吗?其实这是朋友之间无力援助时的一种安慰。感情深厚,无奈中有鼓励,要勇敢面对现实,热爱生活。即使现在,眼看自己最熟悉的德才兼备的朋友甚至学生遭受压抑的情况也只能如此安慰而已,因为社会政治如同没有头绪的魔方,说不清道不明,只能如此安慰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