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5

(2016-05-18 17:43:12)
标签:

杂谈

15西施咏

王维

       颜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女,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译文】

       美貌是天下人所重视的,西施那样的美人怎么会长久卑微?早晨还是越国溪水边浣洗衣服的民女,傍晚便成为吴国宫殿中高贵的宠妃。卑贱的时候哪里有特殊的出众之处,高贵的时候才发现她的美貌真是稀罕而难以匹敌。梳妆打扮时,招呼别人给她涂脂抹粉,起身行动时自有宫女替她披上罗衣。君王的宠爱使她日益骄矜,由于君王的怜爱也没有什么是非。当年和她共同浣洗衣服的女伴,再也不能和她同车而归。奉告东邻那位女子,盲目仿效别人怎能得到他人的赏识?

【注释】

       [西施]著名的古代美女,原是越国苎萝山卖柴者之女,曾在溪边浣洗衣服,为越王勾践所得,献给吴王夫差,颇受宠爱。  [微]微贱。  [越溪]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传为西施浣纱处。  [邀]招呼、召唤。  [傅]同“敷”,涂抹。  [益]更加。  [怜]爱。  [无是非]无论怎样都好,没有是非可言。  [持谢]奉告。  [邻家子]传说中的东施。在古代,女子也可称“子”。  [效颦句]据说西施因患心病而常捧心皱眉,样态很美。东施进行效仿,人们见了纷纷躲避。

【评析】

       本诗属于咏史,借西施故事隐微抒发对世事变幻莫测的感慨以及对某些人一旦得志便恃宠而骄忘却故情之行为的喟叹。

       西施是我国古诗中吟咏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其他咏叹西施者多从两方面命意,或痛斥夫差贪恋女色亡国,或指责西施惑主乱政,多从政治上落笔。本诗则专门批评西施个人品行方面的缺点,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使本诗产生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透过诗的表层意义,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维是在讥刺人生世相。世态炎凉,世事变幻莫测,人们的富贵发达与穷困潦倒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天赋与才能,而需要一定的时运,有时还需要权势者为靠山。有些人一旦得势便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令人作呕。一些势利之徒艳羡于此,便趋炎附势,如“东施效颦”一般,也很可怜可卑。西施是美丽的,但如果不是范蠡发现她,培养她,利用她,那么她可能依旧在若耶溪边漂洗衣服而成为村姑,绝不会有后来高贵豪华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