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33

(2016-05-13 15:59:20)
标签:

杂谈

33【双调·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江城①歌吹风流,雨过平山②,月满西楼。几许年华③,三生④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⑤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⑥。客去还留⑦,云树萧萧,河汉⑧悠悠。

【注释】

①江城:即扬州。 ②平山:指平山堂,在扬州蜀冈中峰大明寺西侧,欧阳修所建。 ③几许:多少。 ④三生:佛教理论,认为人有前生、今生、来生。 ⑤锦瑟:弹拨乐器,五十弦,瑟上花纹如锦。 ⑥凉州:唐代天宝乐曲名,多表现边塞题材。 ⑦留:挽留。 ⑧河汉:天河,也称银河。

【译文】

       江城扬州充满风情的笙管笛箫声和歌声十分热烈而温柔,一阵小雨经过了宽敞的平山堂,清澈的月光笼罩西楼。已经如此一大把的年纪,如同是在三生石上陶然迷醉的梦境中,虽然是夏日的六月却凉爽如秋。弹奏锦瑟的美人是在劝酒,卷起朱帘又出来一队舞女踩踏着“凉州”舞曲的节奏。我已经乘船离开送别者还在殷勤挽留,只见两岸上树影婆娑天空中银河悠悠。

【评析】

       据危素《吴文正公年谱》载:卢挚曾于大德七年(1303)夏在扬州,与珊竹玠、贾钧等人请吴澄讲学。吴澄有《送卢廉使还朝为翰林学士序》,其中说“持宪湖南,由湖南复入为翰林学士。”可知此曲作于送别宴会后作者回京的船上。而当时作东的是汪右丞。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开篇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同时写出良宵美景。“江城”即扬州,在古代一直是个繁华的高消费城市,唐代在繁荣热闹方面简直可以和首都长安相比,而夜生活则远远超过长安。“平山”是当年欧阳修建造的著名风景区,兼有读书、讲学、观景之功能。因为南望江南远山正与栏杆相平而得名。这次欢送宴会大概就在这里举行,“月满西楼”是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原话,却天衣无缝。这三句写景如画,一阵雨过后,天气转晴,雨后的天空如洗,雨水冲刷了天地间的一切尘埃,又给这里送来了清爽。这对于正在欣赏歌舞品尝美酒佳肴的主客无疑是一种助兴,气氛会更加热烈。“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三句触景生情,转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卢挚三十七岁时曾任江东按察副使在扬州衙门,此次再到扬州已经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自己也年过花甲,旧地重游,又见故人,感慨之多不难想象。人生如梦的感觉用“三生醉梦”来表达,更增加许多迷离朦胧,正逢这六月中却有凉爽的初秋的感觉,心情自然起伏难平。本来就百感交集之时,送别的场景再掀高潮,“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再转向当时场景,弹奏锦瑟的美人可能是劝酒曲或是唱着劝酒词,卷起朱帘又出来一队舞蹈演员挑着“凉州”舞曲。“卷朱帘”三字属于纪实笔法,可知是很大的演出厅,旁边还有一些化妆室等,所以节目按照顺序逐渐出场,而这是又一个高潮。“客去还留”则写离开时依依惜别和主人殷勤挽留的情景。“云树萧萧,河汉悠悠”是写离开后在船上所看到的景色。虽然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苍凉,却也很空旷悠远,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对比,委婉抒发别后的冷清和寂寞。

全篇景起景收,中间叙事兼抒情,意脉清晰,一波三折,尺幅中便有波澜,是一篇值得品味的上乘佳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