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27

(2016-05-11 09:58:48)
标签:

杂谈

27【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①,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释】

①御沟:从皇宫流出的水沟或流经皇宫的水沟称御沟。 ②白衣送酒:据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陶渊明在九月九日时无酒喝,坐在住宅边东篱下手摘菊花盈手,很久,望见白衣人来,乃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了。于是就便自酌,醉而后归。

【译文】

       曾经有过题诗故事的红叶正在流过清澈的御沟,那些观赏秋菊的人都寻欢作乐在歌楼。天空高远深长大雁的身影显得稀少,月亮落下树叶飘零秋山就显得很瘦。又到了冷清清暮秋时候。衰落的柳树陪伴着秋蝉的哀鸣送来一片哀愁,谁能让穿白衣的人前来送酒好一醉解千愁?

【评析】

重阳节在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节日,有许多习俗,登高、赏菊、饮酒、佩戴茱萸是最主要的几项内容。作为朝廷高官,卢挚没有去登高和佩戴茱萸,主要是就此节日抒发感慨。

“题红叶清流御沟”这句中的红叶和御沟两词包含着一些风情旖旎的故事。我在《隋唐生活掠影》一书中曾专门写过这个题目,故有较深的印象。在这里介绍一个有趣的故事。据《云溪友议》卷十记载:卢渥进京应举时,偶然到御沟边,看到水面上漂着一片红叶,他命仆人拿到手中,见上面有一首绝句诗,便放在书箱里保存起来,有时还拿出来让朋友观看。宣宗即位,放一批宫人,允许她们嫁给官员。后来卢渥在范阳任职,得到一位宫人,她看见那首题诗的红叶,深受感动,原来这首诗正是她所写。接着她亲自重写一遍,字迹完全吻合。常言说:“无巧不成书”,这种巧合真是难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缘分。但所有的红叶题诗故事都没有标明是重九,故这只是卢挚的借用而已。

“赏黄花人醉歌楼”,重阳节的菊花是最美丽多姿的时期,故赏菊也是这一节日必有的内容。这句说观赏菊花后陶醉其美而在歌楼饮酒酣醉。“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两句放眼天地之间,视阈大开,境界高远。天空太寥廓深远,因此显得鸿雁很稀少,而山枯瘦是因为树木落叶草尽枯黄所至,似乎与月光关系不大。但这样写却给人一很合理的感觉,是因为月亮落下人所看到的是远山的轮廓,说瘦就非常合理了。“冷清清暮秋时候”点明节令,重九在农历九月,当然是暮秋。“衰柳寒蝉一片愁”,再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衰飒渲染凄凉气氛,引出最后的感慨。“谁肯教白衣送酒”属于活用典故。卢挚一直是高官,他不需要有人给他送酒,他自己的酒足以够喝。故这句只是说谁能够知道我理解我,前来和我同醉,是盼望知己的意思。“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实人往往是“每逢佳节易生情”,这篇小令便是卢挚在重九的节日里触景生情,看到衰飒的秋景而思念知己朋友的一点淡淡的感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