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杂咏
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①,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②。乱云不收③,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注释】
①洲:水中的陆地。 ②玻璃皱:碧绿透明的水面上有微微的细浪,如同玻璃的皱纹。 ③不收:自然散乱貌。
【译文】
堤岸上是成排的绿杨,洲渚上是红色的蓼花,溪水青山真是美景如画。晚凉之后烟水茫茫,捕鱼的小船冲开万顷碧绿湖面的微微细浪。满天散漫的晚云随意飘荡,残阳映照的彩霞如同美人的新妆,好一派绚烂美丽的洞庭湖秋光。
【评析】
元代文人喜欢自然山水和隐居生活,这首小令便是一首寄情山水,描写村居生活的作品。“绿杨堤畔蓼花洲”,写近景,是典型的水乡风景。绿杨、蓼花是最普通之植物,绿杨生长在堤畔,而蓼花则在水中的洲渚之上,绿色和红色相互映衬,很有色彩感。“可爱溪山秀”则是中景,离开一定的距离,是在绿杨和蓼花后面远处的景色。“烟水茫茫晚凉后”则是承上启下的句子,是对于前面景物的总括描写,晚凉之后,天色开始逐渐有点暗淡,人们多少有点感觉苍凉、落寞之时,劳动场景出现了。“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那些捕鱼的小船,趁着这个时候,纷纷进入洞庭湖中,冲开本来有微微波纹的湖面,开始了辛勤的劳作。“玻璃皱”三字极有表现力,玻璃形容水面透明而绿汪汪的样子极其精彩,因为极其细微的风,才会出现非常细的波纹,如同是绫罗绸缎的褶皱,因此这三个字形色神都表现出来。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自然的爱和对于劳动生活的赞美。最后的结尾“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再把视野投向更高远的大背景,那满天散漫的云彩,那彩霞如同是在妆扮整个天下,与洞庭湖的水光上下辉映,湖面上紧张劳动的渔民,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洞庭湖秋光图。
还应该指出,渔船在这个时候下湖捕鱼,一定是当时最佳的捕鱼时间,而当天气候又极其作美,故人们的劳动便很有丰收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劳动者本人还是欣赏者内心都会充满喜悦感。我们阅读和思索这些句子时也会引起美感享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