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镜铨》选章

(2015-06-24 17:29:38)
标签:

杂谈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

    子贡问:“虽然贫穷而不谄媚,不去巴结奉承,富裕了也不骄傲自大,趾高气扬,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而依然快乐,富裕后依然遵守爱好礼制。”

    子贡接着说:“诗中说:‘就好像治理美玉、象牙等精贵器物那样,先切开原料,进行粗糙加工,然后再精雕细刻,打磨抛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高兴了,夸奖道:“端木赐啊,现在才开始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告诉你以往的知识,你就能够体悟出新的道理来。”

【注释】

[]谄媚,巴结奉承。    []马高六尺称骄,是高大之马。人自以为高大也称骄,即骄傲。    [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解为“怎么样”。    [贫而乐]有的版本作“贫而乐道”,更符合句法。但原文无“道”字。    []指《诗经》。先秦《诗经》还未称经,常用“诗”、“诗三百”称之。    [如切如磋]两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孔子称呼子贡,子贡名端木赐。    []之,代指子贡。    []已经知道的或者以前的事。    []指以后的事或新的知识。

【评析】

    这是一段颇富情趣的师生对话。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有实际才能的人,尤其长于外交和经济,也长于语言表达,即会说话。可能是子贡当时非常富足,但没有表现出骄气,因此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心得,多少有点自得的味道,可以体会出来,可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全面表扬和高度肯定。孔子回答非常精彩,先肯定,然后正面提出更高的标准,这就是安贫乐道,永远遵守礼制。子贡对于老师的回答心领神会,然后用《诗经》中的话来含蓄回答老师之话的主旨,并谈了自己对于这件事的体会。子贡只是引用《诗经》的话,但并没有把话直接说出来。意思是说:《诗经》上说,要雕琢好一块美玉,就要先切后磋,再雕琢和打磨,这样才能最后成功。实际是比喻人的品德要不断修炼提高,才能到最高境界,而自己也需要不断提高,需要老师的不断教育。比喻很精彩巧妙。孔子的第二次回答也用含蓄的方式肯定了子贡的话,赞美子贡能够举一反三,悟性好。从这段对话还可以看出孔子以及弟子对于《诗经》的熟练程度。可以推测,《诗》是孔子教学中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师生都可以熟练背诵,并经常交流体会。还可以看出,从孔子教学开始,《诗经》就不是单纯的文学课,而是哲学、社会学、外交学无所不包的学问,对于《诗经》的引用,已超越原文的本来意义,而附加上更多更广泛的内容。往往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说明阐释观点。其后中国诗歌中大量运用比兴手法便与这种解释利用《诗经》有关。本章实际便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