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镜铨》选章

(2015-06-19 15:55:40)
标签:

杂谈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

    曾子说:“恭谨慎重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追思缅怀祭祀历代祖先,老百姓的品德就会归向于忠厚真诚老实。”

【注释】

[]终老,指死亡,这里指丧事。    []与“终”相对而言,指远代祖先。

【评析】

    为同类的死亡进行纪念、哀悼,举行一定的丧葬礼仪是远古先民各民族都有的习俗,这一习俗形成就标志着人类族群意识的开始,即人类文化心理的开端。这种心理和自觉意识动物是没有的。儒家对于丧葬礼仪非常重视,并要求人们要在内心里对于死者或祖先表现虔诚的思念、缅怀,这样,表现在外在的表情自然严肃而恭谨,参加仪式时自然循规蹈矩。内心的敬畏就会加重“仁”的品性的培养,而外在则是遵守礼的自觉,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相互融合,是儒家塑造人格的重要形式。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丧葬文化和祭祀文化。这也可以增加某一家族,某一种族,某一国家的凝聚力,会增加对于本家族、本民族的向心力。荀子《礼论》篇说:“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