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镜铨》选章

(2015-06-18 07:49:05)
标签:

杂谈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习而经常进行温习与实践,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聚会谈天,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不重视自己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品格吗?

【注释】

[]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论语》中是孔子的专称。其他人称“子”时前边要冠以姓氏,如“曾子”、“有子”。    []本义是鸟练习飞翔时屡次扇动翅膀,反复起飞。《说文解字》:“习,数飞也。”故习包括温习、复习、实习、演习等意义。这里包括温习学习过的知识,将知识反复运用到实践中来验证的过程。    [说(yuè)]同“悦”。二字为古今字关系,先秦时无悦字,“说”字兼有说话和内心高兴、喜悦两种意义。后来日常生活复杂,交流情感也复杂,故创造出“悦”字而分担“说”字原义中表示高兴、喜悦的意义。因高兴、喜悦是心情,故从“心”。学术界认为,《说文解字》收入的字为古字,未收者为今字。    [yùn]生气,恼怒,怨恨。《说文解字》“愠,怒也。”    [君子]在古代有二义,一从品行方面而言,指道德高尚的人;一从社会地位而言,指统治者,地位高的人。在相对而言时,比较清楚。单独出现多数是前义。

【评析】

    《论语》篇目章节的排列顺序很深奥,肯定是根据内容无疑。孔子死后起码经过半个世纪后《论语》才定稿成书。孔子那么多高门参与,对于《论语》的章节体例以及内容顺序的排列肯定进行了精心设计。这是全书第一章,讲述人的学习修养,与朋友交流切磋不断进步提高,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颓丧,因为学习修养完全是为自己内心的真实、充实。如果自己修养高,学识多,那么即使不被重用也无所谓,因为修身的目的是为内在精神的充实完美,而不是为功名利禄。这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特点之一,即从内向外,由己及彼,由亲到疏进行自我修养。三句话是三层意思,相互联系,有递进关系。第一句说自己每天坚持学习进步的愉快,学习的内容是道,是作人的道理,并不断实践验证,在不断进步中享受人生乐趣。第二句的朋,本义是同窗,同学.同学从远方来,当然可以共同切磋学问,这样可以共同提高进步,加强修养。第三句则说学习修养是自己的事,别人即使不了解也没有什么关系。即修养学识在自己,能否被发现被肯定被重用在社会,在他人,因此不必生气。这便构成人生学习修行的三个阶段或三种人生境界:开始学习与修行的阶段,反复学习与实践,并不断有新体会,内心很愉悦;学习有一定心得体会的阶段,与同学同仁同道者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感觉体会到无限快乐的阶段;最后达到不为社会潮流所动而坚守仁义道德之人间正道的境界,实际已接近圣人的思想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