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中秋寄女儿彦超序
戊寅中秋,月华似水。人定已过,玉兔升空。素辉洒满寰宇,清光入于斗室。
余独坐书斋,仰望苍穹,见星光灿烂,月满璧圆。思苏子“变与不变”之理,诵东坡“千里共婵娟”之词,心中砰然有感。遥念远隔重洋之小女,沉思已近中秋之齿年,信笔寄兴,与小女共勉。
盖人之生命,实成于时间。惜时勤奋者事成,荒时怠惰者愚黯。吾始终贯之以一,从未放弃此念。故无论如何窘迫,从不松懈怠慢。正当读书之岁,还乡参加生产。苦于年弱力单,只好牧牛以求粥饭。放牧同时,春夏则抡镐刨药,秋冬则砍柴挥镰。稍嫌片刻,便捧书苦读,手不释卷。可叹地远境偏,无师可拜,何处立雪;无书可借,有愧宋濂。且生存尚难,然心实不甘。
呜呼!余自十七岁务农,至二十七岁高考,浑浑噩噩,东奔西转,忙忙碌碌,忽忽十年。今日思来,可惜可叹。非不努力,时运使然。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咎在自身,吾二十七始高考,责实在天。
人生到四十五岁,则若岁之仲秋,吾又多二载,则仲秋已末矣。谚云:“秋分无生田。”谓秋分一过,禾黍不再生长。人或亦然,一过中岁,多体衰志减,消沉灰退,悠游清闲,无意进取,但求永年。吾则有异于是,尚思载生载长,以求颗粒饱满,多收多获,庶几无憾。且若于世无补,虽活百年,又有何羡?生命之长短,非受在世时间所局限。提高生命之质量,捷径即在抓紧时间,抓紧今日,抓紧当前。唯有实绩,方可扩展生命之时空,使之永远。吾深知自己不会有所作为,尚精勤不辍者,诚如荆公之所言,思欲“己无悔而人无讥”焉。
汝锦绣年华,早据要路,学校之优为世界最,年龄之小为万之一,中国学生能全奖而进哈佛者甚少,如尔之年龄者尤稀。汝之最大优势在于年龄,若发展优势,关键仍在于抓紧时间。此理汝自深悉,毋须吾强聒赘言。
汝以半载之时间,获取世界顶尖学府之全奖,且读博士学位;而吾耗费四年之心血,方考取辽大硕士研究生,汝强吾胜吾多矣。每思至此,油然而生幸福之感。此种心情,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以吾之才,十中有一,而吾之勤奋,千中无一,故与吾同等境遇之人,能达吾今日之境界者,万分之一而已。汝之聪明机敏,胜吾十倍。又生逢良时,若再加努力,其前程之辉煌远大,不待吾言。
抑吾又有所感,从汝上大学至今日卜之,吾知汝勤奋或强于吾,否则曷能达此境界乎?吾尚絮絮叨叨,似近苛刻,然吾之深心远望,汝可心领神会也。然乎?不然?
时过夜半,月已西转,万籁俱寂,悄无人声,亦无秋虫之鸣。汝母熟睡多时,时有轻鼾。吾则略无困意,遥望远天,情思无限。
明月继续西偏,当从吾之视野消失时,已出现在汝之东山。同样清光,同样盈圆,亦当同样“徘徊于斗牛之间。”唯愿今夕之明月,捎去吾与汝母的美好祝愿。祝愿我们的宝贝女儿,万事如意,幸福平安。
爸爸亲笔 戊寅年中秋之夜于书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