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天涯海角间
姚才华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的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三月来了花正红,五月来了花正开,八月来了花正香,十月来了花不败。”伴随沈小岑甜美的歌声,在盛夏六月,我门来到了位于三亚海滨的天涯海角。
2010年6月12日,我们终于踏上令人心驰神往的海南。6月14日早晨,驱车从陵水出发,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天涯海角风景区。一路上,导游告诉我们,到了海南而不游天涯海角,就等于没有到海南。然而如今有很多人,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富商巨贾,是很忌讳游天涯海角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天涯”乃天之边,“海角”意海之缘,走到天涯海角即走到了尽头,再也走投无路了。这些达官贵人和富商巨贾都忌讳到“天涯海角”,害怕影响自己官运亨通、财源广进。导游问我们去不去,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去。于是车一停下,我们就迫不及待鱼贯而入。踏进景区大门,只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几个镀金大字熠熠生辉,游人纷纷在此合影留念。宽阔的广场两边,到处都是高大的椰子树,树上挂满碗口大小的椰子,阵阵海风吹来,树影婆娑,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走在“爱情广场”宽阔的大道上,两旁处处是美景,你看那伸展如伞的椰树,虬枝盘旋的榕树,栩栩如生的石雕,还有遒劲有力的石刻,令人目不暇接。为了留下永恒的纪念,我们忘记了炎炎烈日,纷纷拿起相机拍下一幅幅美景。
走下八角广场,来到海边,极目远眺,碧水共蓝天一色,烟波浩翰,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挽起裤管,拎着鞋子,赤脚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漫步岸边,海浪不时扑上沙滩,舔舐着脚板,浑身感觉痒酥酥的。尽管骄阳似火,岸边仍然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有人说:到北京看城头,到西安看墙头,到海南看石头。到天涯海角就是看三块石头。但天涯海角的石头自有它的特点,这些散落在海边的顽石,经过海水的冲刷,岁月的剥蚀,每一块石头都隐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块石头都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你看那刻有
“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不
胜收。
据考证,“天涯”二字乃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海角”二字为抗战时期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将军所题。 关于“天涯”、“海角”二石,则有一段凄美的传说。"天涯"、"海角"两块石头本是一对男女所变。传说遥远的大陆有一对热恋的男女,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对,双方的家庭不允许他们结合,但他们海誓山盟,彼此约定如果生前不能结为夫妻,死后就是变成石头,也要比肩而立。谁知双方家长“棒打鸳鸯”,为他们另找配偶。于是两人携手私奔,双双逃到海南岛三亚。这时他们绝望地发现前面是茫茫大海,后面是穷追不舍的家丁,已经无路可走,眼看家丁就要追上了,为了“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对年轻的恋人互相拥抱,悲伤流泪,最后双双走向大海。此刻,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一声轰响,所有的人都被劈成了石块。据说,依偎立于海边刻有“天涯”和“海角”的两块巨石就是当年的这对恋人,那些包围着他们的小石块就是众家丁。后人为了纪念这对恋人的坚贞爱情,在石头上刻下了“天涯”“海角”字样,今天男女恋爱常以“天涯海角永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正是由于这个传说,天涯海角又叫
“情天恨海”。从此,这里成为海南岛三亚一大美景,海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至。受此感染,一对对痴情男女牵手在“天涯”、“海角”合影留念,留下幸福的回忆。有的纷纷拿出手机,向自己的另一半打电话、发短信。是啊,走到天涯海角,都会带着你,想起你,何愁今生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从“天涯”“海角”二石向东走约三百米,一尊高大兀立的圆锥形奇石,象一支神笔直指苍穹,这便是“南天一柱”石,高约
7米,正面看像一颗哲人的头颅,侧面看像一艘古船上升起的“双桅帆”。传说它是“共工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的“天柱”一截,被派遣到这里来独撑南天。清宣统元年(1911年),当时的崖州知州范云梯据此刻下了“南天一柱”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关于“南天一柱”石,还有一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安一带海面上恶浪翻滚,渔人出海往往船翻丧生。王母娘娘的两个仙女偷偷下凡,立身南海之中,为当地渔民指航打渔,渔民的生活从此安定美好。王母娘娘知道后,勃然大怒,立即派雷公电母下凡捉拿两位仙女,二人不从,遂化为双峰石,矗立海上继续为渔民引航。雷公大怒,轰的一声将双峰石劈为两截,一截落在黎安附近的海中,另一截飞到三亚的“天涯海角”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一处处美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一个个凄美的故事,让人乐而忘忧,除却凡尘。尽管艳阳似火,但大伙儿的游兴丝毫不减,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过去了,导游开始催我们返程了,我们恋恋不舍的作别天涯海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