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2022-05-24 08:15:07)

#绪刚说事【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艺术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佛曰:若菩萨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即非菩萨。明显是教导众生不可执着于分别心的,其核心意蕴自然落在了"我相"上。而在事实上众生陷于贪嗔痴,或者直白说,愚迷,皆是因为众生执着于"自我"的。但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创作时绝不可丢了自我,也就是说,他必须执着于"自我"。怎么理解呢?他的作品要体现出他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艺术思考和艺术追求,甚至还有艺术偏好等等;更高层面的,自然还有他本人的艺术天分。而这个艺术天分呈现于他的作品中时,我们就说他的作品有灵气,有自已的个性,有独特的风格。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当这些由"自我"衍生出的元素都具备时,我们就说他的作品"成熟"了,乃至是高品味的艺术品一一凭什么判断是高品位的艺术品呢?首先,这样的作品属于创作,是师法前人而又绝不重复前人,并且烙有鲜明个人特征的创作。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这样的作品常常不止让人眼前一亮,还让人心头一亮:说到底,在艺术欣赏方面,人类喜新厌旧的天性,是表现得极其充分的;这自然就要求创作者,在不能重复前人的同时,也不能重复自己。最后,透过这样的作品,我们明显能感受到创作者的才气和灵气:强大而独特的艺术感悟力,丰富而宏阔的艺术想象力,和丰沛而精到的艺术创造力。

而蔡文杰先生油画作品展示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件件"成熟"的,肯定可以称之为高品味的艺术品。我们在观赏他的画作时,常常会感到其画作背后,皆站着一个大大的、灵动的"自我"。因此我们看,他的所有画作都呈现着他自已心里的光,呈现着浓浓的宗教情怀,呈现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气息,呈现着识别度极高的"这一个"的个性和风格。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应该看到,艺术创作需要,也必须要"无我相"的。也就是说,佛祖的原话"若菩萨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即非菩萨",同样适用于艺术创作。怎么理解?艺术品就是艺术品,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创作,不要给艺术品人为地赋予现实功利目的,比如想通过这件艺术品升官呀、发财呀、扬名呀等等;不要在艺术创作时受分别心、欲望心、得失心、竞争心等等一众心念的干扰,只可以思谋着怎么样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把这项美的创造工作搞好。这其实就是道家倡导的"无为",把来自于"自我"的一切人为因素,统统清理干净,只想着创作,只思谋着怎样创作更好的作品,干就完了!唯其如此,才可以达到"无不为"的目标: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亮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来了,还愁大家不认可?还愁市场不买账?

自然,在这种"无我"状态下创作的作品,天然的自有一股子沉静之气,而无浮躁之气和媚俗之姿;天然的具备恬淡的气息,而感受不到商品味或铜臭气;天然的就流露着一种创作者对艺术的虔敬膜拜姿态,而绝无欺己欺人欺世的机巧心或功利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赵永武: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蔡文杰油画带给我的思考

我们说,蔡文杰先生的油画作品就拥有这难能可贵的沉静之气,有很多观赏过他画作的读者,私底下交流时,表达最多的意思就是,在当下这个浮躁功利的时代,往蔡先生画前一站,马上心就沉静了下来。也曾经有很多从事书画创作的朋友,在跟我交流时,说自己一直在追求作品的静气。我给他们的建议一直是:欲求作品静气,首先把自已心里让人情浮气躁的东西清理干净!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用的就是老子的心法:涤除玄鉴。我们再看,很自然的,蔡先生的画作也呈现着恬淡的气息。作品能沉静下来,恬淡的气息自然流露。《道德经》有云:"致虚极,守静笃",实际上就是倡导人们要抱持像天道一样的虚静之心,无分别心,无执着心,无功利心,无机巧心,无竞争心,无得失心……总之俗世积习熏染的一切俗心俗念,均须清理干净,这其实就是"无我"。无我了,心自然虚静,人自然恬淡。大道无我,保持虚静,大道能无所不为;人若无我,抱持虚静,自然无往而不利。以我跟蔡先生交游的经验来看,先生绝对是个淡泊人,从他虚静的心里流淌出的,就只能是沉静和恬淡的气息。有了沉静,有了恬淡,一件艺术品人为强加的意味(诸如商品气、媚俗气等等)就自然淡薄了,消失了,而由本身自然流露的意味(诸如价值取向、人生况味等等)就具足了,就圆满了。我曾多次说过,蔡先生创造的油画世界,是有意味的世界。此说,即源于此。

当然,先生能创造出有意味的油画世界来,这与先生对艺术的虔敬膜拜姿态是须臾不可分开的。这实质上就说到了先生的宗教情怀,这应该是我的下一篇评论的主题了。关于先生的油画,我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好了,言尽于此吧,大家看画!(作者:赵永武)

作者简介:赵永武,副研究员,早年写作,略有小成,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出版个人作品集4部,曾荣获西安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现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工作,书稿《诗经里的长安》大部分章节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长安夜话》播出;《楼观论道》书稿及短视频正在完稿制作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