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 中国大学生就业 - 新人职场登陆攻略 2013第23期

(2013-12-24 11:16:35)
标签:

中国大学生就业

职场新人

就业攻略

杂谈

分类: 采访与著作

备注:此文刊登于《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第23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人职场登陆攻略

/董一鸣

职场新人们毕业季经历过各种过五关斩六将,签署到三方协议之后总算松了一口气,踌躇满志地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如果从离开学校到单位报到还有一阵子时间,作为留在陌生城市工作的职场新新人类,应如何着手准备各种装备,独自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使自己得心应手地从一名“学生哥”和“学生妹”无缝转变为“OL”和“白领”呢?这里笔者为大家准备了新人登陆职场的“攻略”,助力新生活。

* 

面试季,我们都会准备几件衬衣和一套西装。有些男生甚至衬衣刚开封就穿上了,袖子上的线还硬硬的几乎可以切西瓜。真正踏入工作岗位就会发现,有些单位会发工作服,也提供洗衣服务,但有些单位里面可能一套西装根本不够用。需要提前了解单位的着装要求来做准备。

 

一般来说,上班族的着装一身上下以总共不超过3种颜色为佳。几件基本款的衣服需要在你的衣柜里寻得到,风格以“近似原则”为主,即尽量和领导的着装风格趋同,尽量不要过于展现个性。鞋子也以舒适方便为主。尽量不要穿鞋跟过高过细或者露趾凉鞋。可带一双便鞋到单位,下班时换上。男生要注意鞋子的颜色需要和皮带的颜色一致。

 

即使你的家庭条件不错,也应尽量避免和同性老板穿同一个牌子的衣服或者拎同样牌子的包包。

 

关于发型,女同学尽量将长发盘起来,显得清爽而干练。如果不是做广告、设计等职业,男生的发型也不要过于个性化。总之,干净整洁、有时尚感但不过于暴露是新人着装之道。

 

* 

这是妈妈们最关注的,她们电话中一般都会经常叮嘱我们要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假期的时候陪妈妈转转菜市场学会挑菜,再向老爸学着烧几个菜,会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趣味,同时同学们或新同事们也可小聚增进感情,何乐不为之?营养均衡,平时可多搭配五色蔬菜、坚果、水果、肉蛋奶等,做自己的营养师,成为职场“养生小达人”。

 

另外有一点是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时加班的话也需要在抽屉里放一些小零食以备身体能量之需。步入职场,久坐办公室的你会发现运动量会有明显的减少。关注营养均衡和代谢才是最好的善待自己,不让妈妈担心呦。

 

未来我们因工作原因还需陪同客户吃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均需要注意。应早做准备,了解当地饮食文化、该餐厅的特色等,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为客户做一些介绍,顺便可以显示自己知识面较广。

 

* 

宿舍曾经是我们温暖的小窝。毕业后,我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依然会面临合租房子的状况。好在集体生活是我们早已过惯了的,而且也不用再担心宿舍大妈11点锁楼门和熄灯的“管制”。房租协议可能是你人生中除了“三方协议”之外你需要签署的第2份合同。记得找到一个靠谱的中介,检查核实房东的真实信息,关注小区的安全状况、邻居的情况,保存好房屋的租赁协议、相关发票和水电费缴费记录。

 

对于合租初期的磨合,先同室友们定好一些生活的规矩可避免很多小摩擦。比如生活时间的调和、上网费用的均摊等都需要预先考虑好。宿舍卫生可以安排值日,轮流负责。否则爱干净的同学会有意见的。

 

宿舍记得备有常备药品、针线包,以及紧急情况联系人的卡片。安顿好之后也要及时向家人通报一声,以免他们担心。

 

* 

上班前需要确认上班的最佳路线和变通的路线并先走几次预估一下上下班的时间。乘坐公交车或地铁的话,需要了解首班和末班车的时间,避免时间过晚而赶不上车子回家的尴尬。

 

对于未来单位的周边的情况多一些了解,离开公共服务部门如邮局、车站、地铁站、医院等哪里最近。这样未来遇到突发事件也就不会慌乱了。上下班以不要距离太长为宜,否则你的能量都耗散在路上了,得不偿失。

 

* 称呼

到了新单位,原来我们熟悉的称谓体系需要有所调整,比如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同事不能称呼“师哥、师姐”了,一般对于技术方面的前辈称“某工”,如李工、王工等。见到上级领导一般称呼官衔,如李总、王主任等。对于同辈人的称呼可以直呼其名。有些关系非常好的同事互相也会以“某某哥”或“某某姐”相称。但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尽量避免这种过于亲密的称呼,还是中规中矩地开头最为安全。

 

在外企,基本同事们都会有个英文名字,或者是中文名字的拼音,我们也就入乡随俗即可。但对于级别较高的领导,称呼官衔的话一般也会显得比较有礼貌。

 

* 办公软件

对于办公软件的使用,我们在学校里一般都会有一些接触了,有些大学在本科课堂上就引入了MBA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同学们都会制作幻灯片、打字等。但到了真正的工作中,有可能我们所学的办公软件的知识不能完全满足办公所需,比如excel 的高级运算技巧。那就需要我们平时多下工夫提升技能了。过去的一些小毛病如字体不一致、格式不工整等问题也是需要在职场中改变的。

 

我们在职场中接触到的写作类型一般是商务写作。大白话或者形容词过多都无法使我们的报告或公函看起来更专业。目前也有很多的书籍和相关培训,在没完全掌握商务写作的精髓之前,“照猫画虎”是个快捷的方法。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如何获得数据和利用软件分析数据是需要苦练的基本功。得大数据者得天下。很多报告的问题不是出现在分析上面,而是出现在数据呈现方面。任何人都需要学习一些统计。

 

* 时间安排

职场和学校不同。学校里安排课程和考试均节奏紧凑,计划严密。而职场上会给你看似宽裕的时间完成工作,但因为没有过往的经验,我们往往很难预估某一工作进行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问题。如果遇到结果导向的老板,很难在你第一年就给出优秀的考核分数。在职场中,既要关注结果,也要监控过程。

 

拖延症也是目前职场中非常普遍且日益泛滥的问题。人的大脑每次只能集中20分钟的精力。利用好自己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段做一些需要创意的工作,平时注重劳逸结合都是一些好方法。

 

另外做好目标分解,每达成一些小目标就暗暗鼓励自己一下,隔一段时间之后回顾就会发现你在工作中会有很多小成就呢!

 

* 持续学习

在学校学习到专业知识。毕业后,在拿到工卡领到新工作服的一刹那,你的身份陡然成为了光荣的劳动者。劳动者仍然需要学习,只是侧重会有不同。比如在职场中如何高效沟通,在会议上的演讲演示技巧。同时要有管理的储备,财务的知识,了解心理学和工作的关系,还要学习如何将书本上学到的技术理论应用于实践。而这些大部分的软性技能的系统性的学习,是需要在8小时之外完成的。

 

各种知识浩如烟海,少读一些心灵鸡汤类的只能让你持续几秒钟激动的文章,多读每一门学问的经典书籍,让你的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毕业不是某种结束,毕业是某种开始。未来的路还需自己坚实地走下去。背好行囊,登陆职场!


备注:此文刊登于《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第23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