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新京报 - 企业轮岗 接触更深更广的职业平台 20110411
(2011-04-13 13:36:39)
标签:
新京报轮岗职业倦怠职业平台杂谈 |
分类: 采访与著作 |
转载自:《新京报》4月11日D版学习公社如需转载,请联系报社。原文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4/11/content_218792.htm?div=-1
接触更深更广的职业平台
企业轮岗
现在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轮岗制度”,轮岗是否有利于提升职业素质?
“外企一般都是管理培训生在企业内部轮岗,或者技术、管理人员国内异地、国外和国内类似岗位轮换,或者并购方和被并购的企业互派人员轮岗。民企因为岗位职责划分不是那么细,一般采取一岗多能的培养方案。而国企通常是高层的轮换。”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董一鸣表示,不同性质的企业轮岗制度差别很大。
据北大纵横合伙人吴忧介绍,企业轮岗通常有三种形式:培养人才型、技能提升型以及区域轮换型。就轮岗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而言,董一鸣认为,轮岗的利处在于平台、接触面比现在的深远;利于搭建企业内部职场人脉,可以全面学习,提升能力,积累跨区域、跨文化经验;可以说轮岗也是一种企业对职场人的认可,为未来升职做好准备。
而弊端则在于集团内不同企业间的文化适应性;轮岗时间太短无法获得更深入的经验;迅速适应新环境,职业和家庭无法完全平衡;同企业总部的沟通不如未轮岗之前顺畅。
■
三次轮岗深入了解产品线
●梁静波,英孚教育职场英语培训国贸分校运营总监
从2007年入职到现在,梁静波已经经历了3次轮岗,从最初的职场英语中关村分校校长到奥运项目经理,再到青少年儿童学校北区总监,去年又回归成人培训领域,成为国贸分校的运营总监。
第一次轮岗经历让梁静波印象深刻。“当时我正作为中关村分校的储备校长接受培训,2个多月后,有天上司突然约我面谈,问我愿不愿意去负责奥运项目。而我之前并没有大项目的管理经验。”
换到全新的岗位,迎接她的是一系列挑战:直接汇报工作的上司在香港;面对的是政府机构客户,如何快速获得客户信任成为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项目经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项目要求的跨部门合作比带团队更难,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
为尽快进入角色,梁静波作了一系列努力,如去上海出差时主动拜访财务、人事、法务部门,做自我营销,“要想在今后的项目中获得其他部门的支持,首先需要让他们对我这个人有好印象”,她也会抓住空余时间看项目管理的专业书。
出色地完成奥运项目半年后,很快又有第二次轮岗机会———担任青少年儿童学校北区总监,梁静波也对公司的不同产品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10年10月份,考虑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梁静主动提出了申请,跟领导沟通后,她又顺利回到了成人学校这一业务领域。
【经验之谈】
轮岗初期要心态归零主动学习
选择轮岗前,首先得对自身有明确认识,不管是主动轮岗还是被动轮岗,都要先弄清楚新岗位与自身匹配度有多高、新岗位职责和任务能否扛起来,此前的工作表现是否已经得到认可等等。轮岗初期,尤其要注意心态的调整,把自己当成是进入公司的一个新员工,积极主动地学习,尽快熟悉新的产品及业务,并主动融入新团队。
主动申请从研发转向市场
●王义(化名),某知名数据通信产品企业拓展部总监
2004年,王义入职该集团子公司,从事软件平台研发。做了两年后,王义萌生了强烈的轮岗念头,想申请去市场部。他偷偷地给国际市场部递了简历,面试通过了,市场部的调令也下来,但研发部的领导却不肯放人。“领导说,你现在正带团队做项目,把新人培养好再走。”谁知道半年后国际市场已经萎缩,王义只好转去国内市场部。
王义笑称,自己没赶上好时候,“在2007年左右,公司就开始有了轮岗政策,每年提供一定的名额,让研发部的员工可以申请到市场部”;他也将自己当时轮岗申请受挫的原因归咎为没有提前与领导充分沟通,“现在回头想想领导的决定也有道理,毕竟当时研发团队相对稳定,如果领导同意了自己的轮岗请求,等于是开了个口子,会对整个团队造成不良影响。”
虽有曲折,但此后的职业发展证明王义的选择还是正确的。在市场部,因为此前的技术背景让他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更准确,与其他人相比更具优势。此后,他又顺利完成从售前到销售的转换,最终在销售岗位沉淀下来,充分积累了经验和行业人脉后,开始负责某一行业的整体销售运营。
尽管一开始的目标是国际市场部,但王义从来没有考虑到海外轮岗,虽然在集团总部非常鼓励员工选择海外轮岗。王义说,不选择海外轮岗主要还是担心影响人脉积累,“去国外轮岗毕竟不是短期旅游,至少得呆个3-4年,但做市场的都比较注重人脉的积累,在海外会导致人脉的真空,毕竟轮岗结束还得回国内工作。”
【经验之谈】
利用轮岗转型要步骤稳妥
因为岗位调换,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方法都会与以前有所不同,所以轮岗路径选择要注意,否则可能导致在新岗位上缺乏对问题的预见性和解决措施,造成业绩下滑、效率降低、工作混乱等问题。
以我们行业为例,很多研发人员会希望到市场部轮岗,但市场部有售前、销售、售后等岗位,比较稳妥的方式就是先转到售前,因为研发人员没有市场经验,也缺乏社交技巧,如果直接转销售,会面临许多不适应,而从售前一步步向销售过渡则会稳妥和保险得多,转换也会更顺利。
■
在一个组织架构不清晰,用工紧张,劳动强度大的民营企业,想要实现轮岗可行性不大。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轮岗都觉得人手不够。轮岗不是给各部门找麻烦吗?我们公司的工作强度决定了员工只能是熟手,来了必须干活。———Joy
轮岗后,一个人可以胜任多个职务,哪需要就往哪补,可以解决目前企业招人难的问题,但这种状态的工作很难有利于工作的更深层次发展,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只有那么多!或者对工作的要领理解得不透彻。———笨猪猪
个人比较支持轮岗,目前很多企业提到人员流失严重的现状,我认为工作过程单调乏味是原因之一。当然如果是他们就不想在这工作了,那怎么轮岗也没有用。至于轮岗周期是多久,得看工作的单调乏味程度。主要还是要和员工沟通,辅助以公司对整体人员的宏观安排,综合决定。太短了学不到新东西,没达到效果,太长了,也许再回到原来的岗位上不能很快胜任。
———土豆烧牛肉
■
绝对不应该是做得不好的人被轮岗
●张雅丽,EF英孚教育执行副总裁及中国区招聘和员工发展总监
英孚有两种轮岗制度:一类是专门针对管理培训生,在轮岗期间会跟着高层做不同项目,如年会、路演、数据统计等;还有一类是针对老员工的轮岗机制,工作满1年以上,表现良好,如果自己部门或其他部门有合适岗位就可以申请轮岗。
但不是人人都可以轮岗。有效轮岗要求个人和公司都要相互匹配,绝对不应该是做得不好的人被轮岗。我们不希望是员工因为做得不开心、能力不胜任,或者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而选择转岗。
在轮岗前都会有充分的沟通,因为公司有发展目标,员工也有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事前沟通可以帮助双方找到最终结合点。此外,我们也鼓励轮岗的员工把自己职位上的技能带到新的职位上,把经验带到新的部门。
需要说明的是,轮岗不一定会得到职位提升,更多是为以后的职业发展作铺垫,而不一定直接体现在职位或薪酬上。
■
轮岗前后要做好工作交接
●董一鸣,资深人力资源专家
基层员工的轮岗以学习观摩为主,主要提升的是技术、能力;而对于中层,主要提升的是对企业内部各部门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对管理流程的深化、增强企业内部人脉,主要提升的是全局观、经验和管理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轮岗和转岗不同,轮岗是暂时性的,到下一个岗位轮岗前需要做好工作交接;如果是以技术专家身份轮岗,不要过分谦虚;其次,任何机会都是表现自己能力和被企业考察的机会,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第三,轮岗前同现有岗位上司和公司确定好定期和不定期汇报渠道;第四,轮岗也是培训的方式之一,不要抱怨企业只是在用人。
出现职业倦怠时可考虑主动轮岗
●吴忧,北大纵横合伙人
在任职某一岗位后,如果发现学习空间不足、工作长期处于重复劳动、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时可以考虑轮岗。与跳槽相比,在一个组织内部进行轮岗是风险最小、上手最快的安排。
如果职业脚步停留在原地不动、但对组织整体的文化和发展前景比较认同,适合选择在组织内部轮岗。在轮岗之前可以对目标岗位进行充分的准备,然后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通过内部招聘选拔的流程实现内部轮岗。如果组织内部不具备轮岗的机会和条件、或者是对组织缺乏归属感和忠诚度时,则应到外部寻求机会。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前进行自身规划,制定阶段性的职业目标,再进行跳槽。
D08-D09版采写